國家環保總局召開的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聽證會已經過去一周,參加聽證會的北京地球縱觀環境科普研究中心的李皓博士至今還在遺憾,當時沒有讓圓明園管理部門明確“圓明園究竟需要多少水”。
缺水是圓明園管理處在湖底鋪設防滲膜最理直氣壯的理由。按圓明園管理處曾經發給媒體的“答記者問”:“圓明園開放區湖底年滲漏量近700萬立方米”。圓明園管理處強調,防滲工程是為了恢復古圓明園的“山形水系”而必須做的,他們每年需要900萬立方米的水才能讓園內近2000畝(123萬平方米)的水域常年保持1.5米的平均水深。
李皓質疑的是,圓明園究竟需要多少水?圓明園為什么要讓園內近2000畝的水域常年保持1.5米的平均水深?
她翻閱了大量資料后找到了1744年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繪制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發現圖中古代圓明園的水域有很大比例是淺水型濕地,水深在0.2至0.8米。李皓說,她判斷水深不可能超過1米,是因為古畫中有大面積的石灘區、荷花區、稻田和蘆葦區,蘆葦等植物生長在淺水域。由此可推算出古圓明園實際水容量約為98萬立方米。
另外,1981年對圓明園近2000畝水域的調查結果顯示,圓明園內有水田1400余畝,葦塘360余畝,水區70余畝,這些數據也說明了歷史上圓明園水域中的淺水型濕地占75%以上。
對于圓明園管理處關于“圓明園開放區湖底年滲漏量近700萬立方米”的說法,李皓和她的同事最近在圓明園泡了幾天,又請教了地質專家。地質專家的說法是,圓明園大部分水域底部有較厚的淤泥層,這個淤泥層本身就有很好的防滲作用,因此可推算其平均滲漏量每天不會超過5毫米,由此計算出圓明園水域的年滲漏量不應超過225萬立方米。
再有,北京地區的年蒸發量是1800至2000毫米,由此計算出圓明園水域年蒸發平均量是233萬立方米。把水容量、滲漏量和蒸發量相加,就算保持圓明園水域常年有水并達到清朝時的水系景觀,其最高需水量約為560萬立方米,這比圓明園管理處提出的900萬立方米少340萬立方米。
據了解,北京市水務局每年能提供給圓明園的環境用水為150萬立方米。李皓說,如果按北京年降水量為500毫米計算,123萬平方米的圓明園水域每年自身能得的雨水為60萬立方米。另外,按照北京市水務局的說法,圓明園附近有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每天可產生1萬多立方米中水,如果考慮將此中水提供給圓明園,每年圓明園能得到的中水量可達360萬立方米。這3方面水源量的總數相加為570萬立方米,比圓明園的最高需水量560萬立方米要多。
由此,李皓表示,要保護圓明園的生態,水不是問題。
第一個向公眾披露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的張正春19日對記者說,他了解到,圓明園附近的污水處理廠曾經聯系過圓明園管理處,希望把中水輸送給圓明園作景觀用水,但建議沒被采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王如松說,一方面圓明園濕地嗷嗷待哺,另一方面近在咫尺的清河污水處理廠每天40萬噸處理后的水,以及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每天2萬至4萬噸深度處理后的水都白白流掉,而生態工程師們卻眼睜睜看著圓明園的濕地凈化功能,不能為凈化中水、活化首都水系作貢獻而望園興嘆。
為什么圓明園管理處說需水量是900萬立方米?
李皓說,實地考察一下圓明園防滲工地就能看到,那里正在新建多個大型碼頭,所有湖底與溪流都被挖深了,堤岸被硬化了,工地正在做的是要讓這近2000畝水域能全部通行游船,這才是圓明園管理處多要340萬方水的真實原因。
李皓認為,圓明園管理處拒絕使用中水,是因為中水一般不供劃船區使用。
這些事實顯示,圓明園管理處感興趣的并不是為圓明園解決生態用水。這項耗工極大的防滲工程,其設計和施工目的是要把圓明園近2000畝水域建成只為人提供娛樂服務,可以開快艇的大面積水上公園。(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劉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