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鈺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首席刑偵鑒識專家,美國媒體稱之為“當代福爾摩斯”。4月13日,李昌鈺來到河南。《大河報》記者采訪了這位華裔神探——
偵破秘訣: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很細致。同時我們的邏輯推理比外國人強一些
記者:李博士,您參與調查了8000多起重大刑事案,并以刑事偵查與鑒識技術屢破奇案。秘訣在哪里?別的人做不到嗎?
李昌鈺: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很細致。同時我們的邏輯推理比外國人強一些,外國人用的是高科技,比我們中國稍微進步一點,所以21世紀的刑事偵查,就是將這些新科技與邏輯推理結合起來。科技就是能找出物證,毛發啦、血液啦、精液啦。但是真正了解動機啦、什么樣的犯人啦,這些就要靠推理。案件現場看得越多,積累的經驗也就越多。
記者:聽說您在勘察現場的時候,會用多種語言跟死人對話?
李昌鈺:(開心地笑)這只是外面的傳說,很多人說我會跟死人講話。我只是會很認真地面對并了解尸體,他的氣味、尸斑等,這都會給我很多重要的線索,譬如陳尸的位置、陳尸的方向等。很多時候,我會從尸體的周圍,發現一些證據,在破案上也是很重要的,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警察人員的訓練,盡快到現場。迅速地到達現場,破案的幾率就會很高,如果說到達現場很慢,或者說現場被破壞,這就要靠人證啦。
記者:我們在影片中會看到,美國警察迅速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都是跪在地上取證,中國警察不是這樣,您自己呢?
李昌鈺:(大笑)這你也知道啊。很多美國的警察機構、學校都邀請我去講課。很多人要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到現場十幾個鐘點,看了半天了,你到現場20多分鐘,卻看到了很多證據?我說你們美國人到現場啊,是跪著的。蹲在現場,你的占地面積就小些,跪著就占的面積大些,容易破壞現場,現在很多美國人都在學著蹲。
刑訊冤案:作為技術人員,要有充分的信心,你有信心本身就是對犯罪分子的一種打擊,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無辜的人,他會覺得有了保障。
記者:李博士,當年的辛普森殺妻案在全美乃至全球影響都很大,您當時作為康涅狄格州的警政廳廳長出庭為辛普森作證,后辛普森被無罪釋放。因為作偽證,洛杉磯400名警察被處理,您有沒有遇到過什么不安全因素?
李昌鈺:沒有。不但沒有受到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影響,而且很多部門的人都感謝我。證據一定要強,才有說服力,假如證據不足,你就不能給他判刑。假如一個案件不按證據說話,在早期的時候,就是刑訊,刑訊有時就會導致屈打成招,造成一些冤獄。
記者:今天國內的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湖北的一起殺妻冤案,犯罪嫌疑人佘祥林被整整關了11年之后無罪釋放。
李昌鈺:這種案件在國外也有。假如沒有證據,我們首先要保證當事人的權益。很多案件沒有結案,就是因為證據不足。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們剛剛破了一個35年的積案。作為技術人員,要有充分的信心,你有信心本身就是對犯罪分子的一種打擊,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無辜的人,他會覺得有了保障。
記者:可是,當前我們有很多案件在偵查審理過程中,還都是靠口供來辦的。
李昌鈺:這個問題在美國,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我剛去的時候,一直到1979年的時候,都是信口供,早期的時候用了刑訊,后來很多高等法院發現了案件有屈打成招的,就通過了一個法律,就是一個人自白的時候,就要讓他找律師等。后來到上個世紀80年代,就有了很大變化,警察也趕到現場了,也開始找人證啦。21世紀的時候,我們發現,并不能排除有人作假證,分故意的和非故意的。假如證人眼神不好,或注意力不集中,有偏差,還有一個視覺問題,把記憶講出來,就常常會出現夸大或縮小。因此有些證言就不能完全相信,在這種時候,就只有靠物證了。
關于家庭生活:我不喜歡做官,做行政主管白天很努力,晚上躺在床上想想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想不出。做刑偵的工作,譬如破了案,做了刑事鑒定,心里很有成就感。
記者:您小的時候,據說家里情況很困難,有13個孩子,全靠母親一個人撫養,22歲時您在臺灣成為一名警察,1964年揣著僅有的50美元留學美國,最終成為康州紐海文大學的終身教授,這些經歷讓很多人都很感動。
李昌鈺:(頻頻點頭)對,是這樣。我的家鄉在江蘇如皋,我已經回過家鄉3次了。我父親去世以后,對家里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母親一個人養活13個子女,不容易啊。
很多人都曾問我,你最親近的人是誰啊,我說是我的母親。從小呢,生活是很艱苦的,當時報考警官學校,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因為當時警官大學是不收學費的,而且有津貼,畢業有工作。出來以后,感覺對我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您在臺灣當警察時,干的是什么具體工作?
李昌鈺:我干了有5年,干過巡警、刑警。1964年我去了馬來西亞,當時我已跟我太太結婚了。在馬來西亞的《華聯日報》當記者,所以我一看到你們就感到很親切。到報社3個月以后就是助理編輯,6個月以后就變成總編輯了(很開心地笑起來)。報館很小,發行量也就5000多份吧,在那個小城沙撈越(音)也算很多的了。
一年以后我就到了美國,當時很辛苦,我端過盤子,后來找了一份工作,在醫學院,還一邊上學。當時很大的好處是白天做事,晚上上課,上夜校。在紐約念了4年,后來念了碩士、博士,完了以后就受聘至紐海文大學,后來做了學校第一任的鑒定中心主任,中心最初20人,后來增至400多人。
我退休之后,康州前任州長就希望我出來做警政廳廳長,我當時沒有答應。新州長就任后,就找到我媽媽、我太太做工作,后來我就同意了。
記者:您這位警政廳廳長當時管理著多少人?
李昌鈺:當時管理的有幾萬人,那里除了州警以外,還有消防警等,警政廳的規模比較大,我是第一個亞裔,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亞裔廳長。華人社會當時都很興奮,做了兩任以后,我就退休了,每任一年。
我不喜歡做官,做行政主管白天很努力,晚上躺在床上想想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想不出。做刑偵的工作,譬如破了案,做了刑事鑒定,心里很有成就感。后來很多人希望我出來做國會議員啦,我本來有一點心動,可以為華人做更大的貢獻,可要我去做政客的話,我會很不習慣,對自己的家庭,就會更少有時間去關照了。
國內的刑事技術設備跟美國比稍微差一點。
記者:目前國內都很重視刑事技術建設,譬如目前河南警方、鄭州警方就在拉開大刑偵的格局,您對刑事技術建設有何建議?
李昌鈺:我第一次回國是1985年,回國以后去過公安部的刑科所,還去過公安大學,廣東、山東、四川、山西等很多地方,他們的刑事技術我都去看過,我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敬佩。這次我在焦作看了他們的設備,設備很好,人才也很優秀,這個方向是絕對正確的。犯罪分子也會利用高科技了,假如我們警方的鑒定設備、現場設備跟不上,發生大案以后,就很難破案了。很重要的是,中國警方要建網絡,建健全的資料庫,人才需要系統的訓練。
記者:您覺得國內的刑事技術設備跟美國比落后嗎?
李昌鈺:稍微差一點點。美國當然是在條件上面好些,有些機器國內有一臺,美國就有5臺、10臺甚至20臺。儀器設備方面,當然需要國家更多的資金支持,國內,刑事技術只接受警方的案件,在國外,可以接受民間的案件,民間案件就要收費,收費就可以增加設備。
【來源:大河報;作者:劉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