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新聞晨報報道,茅盾文學獎已于本周一揭曉,按理名單一公布,新聞也就做完了。但是偏偏就是這個大家既不看好,也不熱衷的獎項又牽出了諸多的話題。
為什么在專業和讀書界呼聲很高的作家如王蒙、莫言、賈平凹、閻連科、余華、格非、李洱、尤鳳偉、李佩甫等人的長篇作品依然無緣大獎?為什么每次評獎,專家從來不屑與大眾為伍?但凡大眾認為好看的、暢銷的作品,評委們都有一種本能的“戒備”?甚至還有人提出,作家的作品由專家們評了,但誰來給評委們當裁判呢?文學界人士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優秀作家誰靠它走向世界?
《收獲》副主編程永新說,如果仔細分析每一部得獎作品,都是好作品,但都不是代表性作品。張潔的《無字》很讓人矚目,《東藏記》也很好,《張居正》在知識分子中也是很有影響力的,這五部中的任何一部入選茅盾文學獎都是可以的。但是這五部作品同時上榜就顯出了一種平庸。
作為國家最高級別的文學獎,它的權威性到底體現在哪里?為什么文學圈中那些有影響力的作品,一部也沒有入選?如果茅盾文學獎評出的作品代表了中國長篇小說的成就,這句話尚且成立的話,那么要說它代表了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就不妥當了。
在許多作家的心目中,茅盾文學獎早已死亡,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名字了。縱觀中國多少優秀作家,有哪些人是靠這個獎走向世界的?我個人認為,優秀作家不需要依靠這個獎。
標準太多就是沒有標準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郜元寶稱,和目前正在運作的大多數民間或非民間的文學獎一樣,茅盾文學獎一直就受到公眾和業內人士的種種質疑。這個幾乎無所不包的龐大的評委會究竟有沒有統一標準?
茅盾文學獎最大的困難,來自宗旨和標準的設計,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犯了魯迅先生所批評的“十景病”,既要“注重鼓勵關注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精神”,又要“具有深刻思想內容和豐厚審美意蘊”,還要“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標準太多,必然意味著沒有標準。除了大雜燴,什么樣的作品能夠完全符合上述標準?
別把大眾當無知
著名作家、編劇王海翎則認為,目前最缺的是對評獎人的評判,專家沒有人來監督,不能把大眾當成是無知的同義詞。
王海翎說在評獎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專家從來不屑與大眾為伍,他們對好看的、暢銷的作品本能地有一種“戒備”,這個邏輯就是,專家怎么能混同于普通百姓呢?評獎是否公正,一定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結果一公布書立刻全球暢銷。
“很多作家對是否得獎耿耿于懷,但我的個人認為如果在得獎和暢銷之間選擇的話,我肯定會選擇讀者。我也奉勸許多作家,如果不是為了評職稱或一些實際利益的話也大可不必在意這類獎。“(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