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有國外媒體稱,丁俊暉將像姚幫助NBA開發中國市場那樣,拯救斯諾克
文/唐磊
3月27日~4月3日,2005年中國斯諾克公開賽在北京舉行,這個本來只有玩家才關心的賽事,因為一位持外卡參賽的18歲中國毛頭小伙“攪局”,成為全國人民樂道的話題。
短短的一周時間,丁俊暉在這項幾乎全是歐洲人面孔的比賽中,頻頻擊敗世界頂尖高手,成為斯諾克史上第一位持外卡闖進決賽的選手,并在決賽中面對有“斯諾克皇帝”之稱的亨德利反敗為勝,奪得冠軍。
長期以來,這個1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的運動,基本只風靡于英國、愛爾蘭、蘇格蘭,以及一些英聯邦國家,由于本身市場的局限,斯諾克的發展已漸入低谷。但在中國,有了丁俊暉參加的決賽,電視收視率竟達到1億。有國外媒體稱,丁將像姚幫助NBA開發中國市場那樣,拯救斯諾克。
丁俊暉的表現讓在中國一直處于邊緣的臺球運動突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他身后的市場,也讓行家看到了斯諾克運動振作的契機。當這樣的寄望一下傾倒在一名剛成年的天才型球手身上,他顯得有些不能適應。正如他的父親丁文鈞對本刊記者說的,“小暉純粹就是一個小孩,很天真。”
由于前來采訪的媒體太多,他開始像大牌明星一樣,旁邊有人不斷地提醒他和身邊的人抓緊時間趕下一場。由于明顯沒有休息好,在接受本刊訪問的過程中,他不斷地打著哈欠,媒體轟炸似的“圍攻”,讓本不善言辭的丁俊暉回答話語近乎枯竭。
在整個訪問過程中這個剛滿18歲的男孩未脫稚氣,不斷地左顧右看、擺弄著桌角,并總是以最精辟簡短的話語概括答案。
奪冠后,和亨德利握手的一剎那感覺特別開心
中國新聞周刊:這幾天媒體這樣轟炸,習慣嗎?
丁俊暉:不太習慣。人太多了,都安排不過來。以前從來沒有碰到過。
中國新聞周刊:這次的比賽,是你最好的狀態嗎?好的運氣,幫了你多大的忙?
丁俊暉:確實運氣還是稍微偏好一點,很多球都有運氣的成分,大約占比賽的20%吧。
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自己贏在哪?
丁俊暉:我主要還是贏在技術和心理方面。
中國新聞周刊:你才18歲,只練了10年球,你的技術和心理會比亨德利他們好?
丁俊暉:其實心理不會有他們好,技術上也差一點。他們來中國比賽,本身就是看作一個放松的機會,他們對這次比賽沒有太多的用心。一開始對我也不怎么重視。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對手都發揮正常的話,按照自己的真實水平,你會排在第幾?
丁俊暉:進入前32名或前16名,應該就差不多了。
在本屆比賽中,丁俊暉6∶0橫掃肯·達赫迪的半決賽,引起了所有觀眾對他的興趣和希望;與傅家俊的1/4決賽,讓丁俊暉確立了自己中國頭號選手的地位;而翻盤亨德利的決賽,使電視收視人數上升到驚人的1億人。中國新聞周刊:當決賽打到1∶4的時候,有沒想過,完了,他已經領先那么多了,他可是亨德利。
丁俊暉:當時沒有考慮到扳不扳回來,只是想著盡量去打。1∶4以后,他打得也不是很好。臺球比賽中,領先多少都是正常的。只要臺面上的分還夠就可以打。
中國新聞周刊:你們倆在場下有沒有較過勁?
丁俊暉:他一進場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一股很強的力量。但我在比賽中沒有看他一眼。在斯諾克比賽中,看對方,容易露出破綻。
中國新聞周刊:剛拿下最后一局的瞬間,感覺特別興奮么?
丁俊暉:沒有。但奪冠后,和亨德利握手的一剎那感覺特別開心。
中國新聞周刊:我感覺只要有一點機會你就會去進攻。一個性格內向的人為什么會這樣殺氣騰騰?
丁俊暉:內向的人打臺球是很沉穩的。沉穩,在比賽中能排除其他干擾。
我不需要表演,只要每一桿打得都非常好就可以了。
中國新聞周刊:也有人說,他們可能是故意讓球給你的?
丁俊暉:我覺得不是。他們是不會讓球的。這是職業道德。
孤獨求藝路
考慮選手入住的酒店到賽場不便,丁文鈞給兒子找了一個球館旁的小招待所,正是這種安排,讓丁俊暉避免了舟車勞頓,得到了很好的休息。父親一直是丁俊暉在運動生涯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由于他的愛好,讓兒子認識了斯諾克。也是他近乎賭博似的培養計劃,成就了今天的丁俊暉。而這種脫離國家傳統運動員培養的模式,也在被業內認識討論著,被認為是培養非奧項目運動員的成功先河。
1996年,因為父親愛玩黑8臺球的緣故,8歲半的丁俊暉開始接觸臺球,一開始每天練2個小時。一年后,經過父親和校方協商,丁俊暉開始了半天上課半天訓練的臺球生涯。在這期間,為方便兒子練球,丁文鈞特意開了一家臺球館。
“我同意父親讓我花更多時間練球的計劃,因為我喜歡臺球。”丁俊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有時候在路上碰到同學,他覺得很不自然。那時侯學生是不允許進臺球廳的。“因為他們不了解臺球,也不問問我這是什么玩意。所以我不好解釋。”從那時候開始,丁俊暉意識到自己將走上一條和同齡人完全不同的路。
為了讓丁俊暉得到更大的提高,在1997年和1998年的寒暑假,丁文鈞都會帶著兒子到上海去請名將李忠訓練,丁俊暉在那段時間進步神速。1998年下半年,丁俊暉被爸爸帶到了臺球發展較好的廣東東莞。父子倆住在用木板隔出的8平方米的球館一角。“雖然不如家里(江蘇宜興)好,但還過得去,我對這個方面比較無所謂。”這是丁俊暉父子步入職業臺球世界的第一次嘗試。
到了丁俊暉11歲那年,開始參加比較頻繁俱樂部比賽。學業也就基本被擱下了。
就這樣,父子倆為了一個縹緲的目標,在異鄉極其簡陋的條件下苦練球技。
15歲那年,局面開始慢慢改變。在2002年,丁俊暉贏了很多比賽,奪得了8項賽事的冠軍,其中包括亞洲青年錦標賽冠軍、全國錦標賽冠軍、亞洲錦標賽冠軍、世界青年錦標賽(21歲以下)冠軍以及在亞運會上的個人和團體冠軍。并獲得了去英國打職業比賽的資格,但因不滿16周歲,未能前行。
2003年,他終于成為了職業選手,并且得到英國著名經紀人公司的邀請,前往英國比賽。
我現在已經有了回報
在那次類似試訓的英國之行中,丁俊暉很快就被經紀公司簽下,公司為他安排住宿和訓練場地,每個月發給他400英鎊的零花錢,獲得的比賽獎金與經紀人五五分賬。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英國每天練球多長時間?
丁俊暉:每天上午10點到練球的地方,晚上6點回家,中間時間不出球館,中午就吃些面包、三明治。
中國新聞周刊:你的英語水平怎么樣?在英國有沒有同齡的朋友,或者臺球以外的朋友?
丁俊暉:英語一般。朋友很少。一般都不交朋友,沒時間交。
中國新聞周刊:會不會很孤獨?
丁俊暉:會。但我已經習慣了。
中國新聞周刊: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你的生活除了臺球還是臺球,放棄了太多的東西,你覺得做這一切是一種犧牲么?
丁俊暉:臺球運動是比很多運動都要辛苦。耗費的時間特別長。但我現在已經有回報了。
中國新聞周刊:在這次獲得冠軍之前你覺得這樣的日子苦嗎?
丁俊暉:在這之前也沒覺得什么,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我的目標就是拿世界冠軍。
中國新聞周刊:全家為你練球花了五六十萬元,房子也賣了,可以說,他們為你下了一個很大的賭注?
丁俊暉:可以(這么說)。
中國新聞周刊:當時知道這個意味著什么嗎?
丁俊暉:不懂。那時就是因為喜歡去練球。
中國新聞周刊:你什么時候會想去做一些斯諾克以外的事情,比如讀書?丁俊暉:那就等以后再說了。鄧亞萍也是退役后才讀書的。但是她的運動生涯不像斯諾克那么長。我的運動生涯會更長一些,等到那個時候再說。中國新聞周刊:除了拿冠軍,作為一個18歲的年輕人,你還有什么其他的愿望?
丁俊暉:沒有。除了斯諾克還是斯諾克。
在賽后的慶功宴上,丁俊暉說最要感謝的人是父母:“爸爸一直都跟著我比賽。我媽媽照顧我的起居,我最怕洗衣服。搓了一遍還搓一遍,再搓一遍,感覺特別費勁。”
應付完眾多媒體的訪問后,丁俊暉一家將返回廣東東莞訓練,7月初回到斯諾克的圣地英國。
在那里,有更多的桂冠等著丁俊暉。“現在已經有很多贊助商開始找我了。”丁俊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下個賽季開始,他自己就能留下80%的比賽獎金了。隨著名次上升和成績的提高,為了練球辛苦了十幾年的丁家的生活,也將越來越好越好。父親丁文鈞說,他接下來的計劃是要在宜興老家蓋一棟大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