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9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載文稱,日本在領土爭端中“三面出擊”,不惜把“鄰居”盡數得罪。分析此現象,其根子在于日本社會政治的右傾化、民族主義的非理性和擴張意識的膨脹。
近來,日本頻頻在周邊海域制造事端,不惜與俄、韓、中等鄰國“較勁”為敵,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北方四島:與俄斗法。最近,日本國會兩院通過一項決議,聲稱日俄簽署和約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歸還北方四島(國后、擇捉、齒舞、色丹四島)和其他北方領土。此前日本人從未提出過“其他北方領土”的要求。俄羅斯《獨立報》認為,日本的“其他北方領土”可能指的是千島群島主島。2004年9月,日首相小泉搭乘自衛隊的巡邏船從海上對北方四島進行了“考察”,由此成為二戰后日本第一個親臨爭議領土的首相。對小泉之舉,日本國內媒體大加炒作,使日俄北方領土之爭再度升溫。
獨島:再惹是非。日本對俄領土要求余波未了,獨島之爭又起波瀾。所謂獨島乃韓國稱呼,日本叫竹島。這是一個位于日本海南部,面積僅0.18平方公里的小島。2005年也是日韓建交40周年、“日韓友好年”,但日本又挑起島嶼爭端,使兩國關系蒙上濃厚的陰影。3月16日,日本島根縣議會通過《“竹島日”法案》,日本駐韓大使高野紀元公開強調對該島的主權。韓朝野震怒,韓國向日方正式提出抗議,要求立即廢除該條例;韓政府還加強對獨島的實際控制,大幅度放寬國民到該島的旅游限制。由此,日韓領土摩擦再度升級。
釣魚島:興風作浪。面對領土爭端,日本在“北斗”、“西爭”之時,時刻沒有忘記“南進”。今年1月,日本媒體爆出防衛廳有關釣魚島的“防御”作戰計劃——“西南諸島有事”應對方針;2月,日政府宣布釣魚島燈塔收歸日本“國有”;3月,日本石垣市市長揚言要登陸釣魚島“視察”,以履行所謂“行政首長職責”。釣魚島爭端是中日關系的“老毛病”,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曾不時“發作”,近年來更是從不時到頻繁。其直接原因在于日方不斷通過各種手段、途徑制造事端,最近更有變本加厲之勢。
文章指出,在國際關系中,國家之間發生領土爭執本不奇怪。但日本同鄰國的3個領土爭端幾乎同時升溫則是戰后日本外交史上所未有的,其背景則是日本政治、社會的右傾化和海洋擴張意識的抬頭。
縱觀日本與鄰國存在爭議的領土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這些島嶼都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北方四島、釣魚島就分別位于俄羅斯和中國進入太平洋的戰略要沖,獨島則臨近并直面對馬海峽。更重要的是島嶼所在海域往往還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蘊藏有豐富的漁業及礦產資源。根據海洋法公約,其歸屬直接影響到日本同鄰國之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分割。
文章稱,這些年來,日本一些政客、右翼分子之所以屢屢在領土爭端中“找茬”,其背后往往有財團支持背景,而財團所看重的是爭議領土海域的財富資源。(段廷志、周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