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近日制訂《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職責(討論稿)》,其中一條引人關注:“導師不得把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對于未履行育人職責的導師,學校將給予通報批評、暫停招生,甚至取消導師資格等處分。
這一規定讓許多學子叫好同時,也引來相關討論:導師讓研究生參與課題,歷來是高校培養學生的好方法。學生以怎樣形式參與,才能把“廉價勞動力”與“學習和鍛煉”的分寸把握好?
學生:“廉價”與否自有尺度
其實,是否被當作“廉價勞動力”,學生心中自有尺度。
許多學生說,“廉價”二字和金錢沒關系。導師與學生是師生關系,而不是老板和伙計的雇傭關系。我們不會去計算,自己為導師的科研課題作了多少貢獻,應得多少經濟回報;我們更看重能從導師派給的任務中學到多少東西。如果確實有收獲,導師即使不給酬勞,我們也愿意參與。
某重點高校哲學系一位研究生說,許多同學很希望能參與導師的課題。通過查資料、做實驗、搞調研、寫論文,親身了解科研方法和過程,這比在課堂上學一門課更有用。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以論文形式發表,那就更好了。
學生們對“廉價勞動力”有自己的定義:一是導師讓學生參與的課題是否與學生科研方向有關。有的導師從企業搞來一些項目,研究層次并不高,與學生的研究方向也風馬牛不相及,卻硬拉著學生參與,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二是導師讓學生參與的課題是否有利于學生提高科研能力。某校管理學院一位學生訴苦,導師的課題一個接一個,每天早上睜開眼就要幫導師干活。干的大都是低層次、重復性勞動,如整天泡圖書館查資料,在電腦上制作表格、填數據。導師一個月會給六七百元酬勞,但自己感覺仍是個廉價勞動力。
導師:牢記職責把好分寸
上海大學這一新規定在該校教師中得到普遍認同。有導師說,“廉價勞動力”雖然看上去比較難界定,但只要我們明確自己教書育人職責,而不是把學生當作賺取名利的工具,還是能作出正確界定的。
華東師大一位博導指出,導師的課題分為兩類,一類是從國家一些基金項目或科技攻關項目中爭取來的;一類是從企業拉來的,為其解決產品開發、技術攻關及企業管理等問題。這兩類課題讓學生參與無可厚非。前者重在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后者有助于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現在的研究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怎樣找選題、寫論文,導師更需要創造條件,讓更多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課題中。
“導師要充分發揮導航作用!鄙虾=淮笠晃唤淌谡f,有的導師把課題任務分給學生后不管不問,到預定時間就直接向學生拿“成果”,這就不好。導師除了交給任務外,應經常對學生進行指導,帶教碩士生應由導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想辦法解決;帶教博士生應由導師指出研究方向,讓學生在探索中自己發現問題。(據解放日報;徐敏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