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三月二十二日電 西澳散記:高庚天然氣——中澳能源合作新希望
中新社記者劉雨生
從卡拉薩乘坐十五座的小飛機,沿西澳海岸線北飛四十分鐘,就到了無人居住的荒島巴洛。
巴洛島長三十公里,寬十公里,面積三百平方公里。在島上沒有發現和開采石油之前,這里荒無人煙,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一座座螞蟻山,在島上高高聳起,小的十幾年、幾十年,大的一百多年,是無數螞蟻辛勤勞動的成果。每一座螞蟻山都有蛇做伴,其食物就是蟻卵和螞蟻。
金袋貍、眼睛兔袋鼠、巨型蜥蜴、大海龜等珍稀動物,今天仍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這座采油機林立的荒島上。
在石油公司的一輛卡車和拖車下,三只避暑的灰袋鼠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我們。它們是這里的主人,而遠方來的客人反成了它們眼中的“稀罕之物”。
前幾年,在離島不遠的近海海底發現了儲量非常豐富的天然氣,這就是高庚天然氣田。中國浙江省高層人士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傅瑩都曾到此考察過。
中國和澳大利亞繼二00二年簽定首個價值二百五十億澳元的廣東液化天然氣協議之后,去年又就更大規模的高庚液化天然氣項目合作舉行了卓有成效的談判。
巴洛島氣候炎熱,太陽輻射強烈。在攝氏四十多度的高溫下,人們雖然雙手和臉部、頸部涂上了防曬霜,皮膚依然被曬得通紅,其癢難耐。“多喝水,多休息。”這是當地員工對付炎熱的經驗之談。
在通往海邊的小徑上,記者遇到了不速之客巨蜥。它不僅不怕人,反而停下來好奇地看著人,因為島上除了幾百名石油開采員工外,并無人居住。
這里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得很好,不允許任何人拿走島上的動植物、貝殼和其他自然物,也不許給動物喂食,以防傳染疾病。
當高庚公司的職員領著我們到達海邊時,他指著沙灘上像拖拉機履帶壓過的痕跡說,遠處一定有大海龜。順著壓痕往前行三百余米,果然看到一只大海龜。
這是一只雌龜,年齡四十歲以上,剛剛在海邊的沙灘上產完卵。由于產后身體虛弱,大海龜爬了三個小時,在離海水不到五十米處再也爬不動了。
人們輕輕撫摸大海龜的龜背,有的依偎在它的身邊,有的和它親密地接吻,這些都被同行者攝入了鏡頭。
近海外的高庚油氣田有四座海上石油平臺,開采的油氣經過管道將從海底通向巴洛島,再經過未來建設的液化天然氣加工廠,進行油氣分離,將天然氣液化、儲存,然后銷往海外。
高庚液化天然氣項目預計年產液化天然氣一千萬噸。目前正在接觸的買家有中國、韓國、日本和北美。
中澳已經簽署的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合作項目,從二00六年起,二十五年里每年向中國廣東省提供三百萬噸至三百三十萬噸液化天然氣。而中澳正在談判的高庚液化天然氣合作項目比西北大陸架項目規模更大。一旦雙方就高庚液化天然氣項目達成合作協議,這里的液化天然氣加工廠即開工建設。
屆時,一支數千人的建設隊伍,將打破巴洛島的沉寂,一座現代化的液化天然氣加工廠就會出現在島上,并留下五百左右的管理人員。
即使這些真的出現在巴洛島,島上的環境依然會保護得很好。這是澳大利亞聯邦法律的要求,也是廠家的心愿。
今天,島上只有開采石油的員工,而沒有居民。他們每工作半個月,就飛離巴洛島,到西澳州府珀斯或其他城市休假,與家人團聚。將來的巴洛島依然如此,袋鼠、蜥蜴、大海龜等依舊是這里的主人。
已是漲潮時間,那只精疲力竭的大海龜,終于在兩小時后等來了海水。它沒有立即向大海深處游去,而是伸出頭向海邊望了又望,好像在說:“明年我還會回到這兒的。”
再見了,巴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