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2日電 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足球從來沒有平靜過,近年來,有關假球的是是非非,更是制造新聞的一條主線。
原陜西國力俱樂部守門員江洪,近日通過媒體指證國力俱樂部領導王珀參與制造假球,王珀當即回擊:“江洪吃過搖頭丸,而且在平安、青島時都因打假球被隊里清除。”江洪則繼續反擊王珀:“我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王珀騙服了藥物。”
事情并非虛構,這讓球迷再次大開眼界。但雙方如此大張旗鼓地對壘,身為中國足球運動直接管理者的中國足協,卻并不情愿被卷進江洪與王珀的交鋒。或者換句話說,中國足協惟恐避之不及,根本不想考慮調查此事。
有法學專家認為,江洪既然對媒體說出國力俱樂部管理層涉嫌操縱比賽,那么司法機關應該介入此事,“如果媒體已有公開報道,檢察部門就應該主動去調查,而無須當事人舉報。因為,這實際上構成了對公共利益和對球迷權利的損害,相關當事人也涉嫌不正當受益。”
為此,記者采訪了北大法學院博士生導師陳興良教授,陳教授卻表示:“無論雙方在報紙上說得有多熱鬧,都不構成檢察機關主動介入此事的前提。”
“對檢察機關來說,立案是一項必須嚴格遵從法律程序的內容,而沒人舉報、甚至舉報時不能提供有效證據,都無法立案。不立案,就不會有下一步的行動。所以現在要有人帶著證據到檢察機關舉報,證據是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東西。”
陳教授說:“中國足協應該在這件事上表明自己的態度,并配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因為在舉報、立案之后,還有行政處理的程序,就是要求行業內部對立案的內容進行認定。具體到江洪、王珀在媒體上的爭論,中國足協應該搞清楚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對可能引發的后果有一個充分的判斷。”
但在中國足協內部,并沒有對這件事給予足夠重視。“我們只是在報紙上和網上看到這件事,球員和俱樂部官員沒有正式向我們提出申訴,所以這事我們現在沒法管”,中國足協一位官員很客氣地對記者說:“還是先聽聽他們兩個人再能說些什么吧,其實我們也希望他們不光是對媒體說,還能真的拿出證據來,以便司法機關介入。”
據了解,對此事持觀望態度是足協內部人士的普遍做法,但問題是,缺少了足協的配合,司法機關很難主動行動。
以不久前德國足球裁判霍伊澤爾因操控比賽被捕一事為例,德國足協獲知霍伊澤爾有操控比賽的嫌疑之后,立即雷厲風行地展開調查,德國足協紀律委員會也立刻做出反應,主動向霍伊澤爾以及相關證人進行調查取證。盡管霍伊澤爾開始向德國足協否認指控,但隨后柏林警方證實:柏林地方法庭已經正式起訴并逮捕霍伊澤爾以及相關涉案人員。
即便如此,德國足協還是飽受批評:一德國出版商指出,去年夏天便已有了線索,事態發展到如此地步,德國足協已經失職。
和德國足協相比,中國足協奉行的“鴕鳥”政策對于處理江王互相揭底的事件并無任何促進性作用,對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更是一種阻礙。(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