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當以孫雯、劉愛玲為首的老國腳退役之后,中國女足失去的不僅僅是支撐球隊的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堅強的戰斗精神和那些為了團隊榮譽誓死拼搏的意志和勇氣
-文/張遠
5年前,閻世鐸在昆明足球工作會議上曾做出“中國足球被扒光”的結論,如今這個理論又延及女足,被繼續“發揚光大”。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中國女足在阿爾加夫杯上以0∶2再次敗于德國女足,最終以三場全負居小組最末,主教練王海鳴痛苦地說,“這三場比賽,我真像被人扒光了衣服一樣,輸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事實上,中國女足在經歷了奧運慘敗和阿爾加夫杯三連敗后,從實力到榮耀都已被徹底“扒光”了。
阿爾加夫杯歷來被看成中國女足鍛煉隊伍的最重要比賽,從1996年到2005年,中國女足共10次參加阿爾加夫杯;前9次比賽,中國女足7次進入三甲,其中兩次奪冠,最差成績是去年的第六名。盡管阿爾加夫杯不是國際足聯的正式比賽,但由于參賽球隊都是代表當今女足的最高水平的國字號球隊,因此對于一個球隊整體實力的檢閱作用非常直觀。
中國女足這次在小組賽中先1∶2負挪威,第二場0∶2負瑞典,最后一場又遇到宿敵德國,同樣輸了個0∶2。這是中國女足一年內第三次輸給德國,其中包括雅典奧運會上的0∶8慘敗。中德女足,一年中三次交鋒,總比分是0∶12。中德女足的差距日益凸現。
國內的生存環境早已不堪
在人們的記憶中,奧運會亞軍和世界杯亞軍的光環一直籠罩著女足,她們始終是“鏗鏘玫瑰”。可事實上,1996年的奧運會已經過去9年,距離1999年的世界杯也有6年時光了,當以孫雯、劉愛玲為首的老國腳退役之后,中國女足失去的不僅僅是支撐球隊的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他們失去了堅強的戰斗精神,失去了那些為了團隊榮譽誓死拼搏的意志和勇氣。
在雅典奧運會前,中國足協女子部主任張健強就有過這樣的擔心,“盡管我們的人員進行了很大的調整,新老更替造成了實力的下降,但老女足艱苦奮斗的傳統千萬不能丟!”事實證明,中國女足不僅丟了傳統,而且丟了大臉,雅典奧運會上0∶8的比分,是中國女足歷史上的最慘痛失敗,也成為所有關心女足的球迷心中永遠的一道深刻傷痕。
人才的斷檔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客觀現實。女足的生存環境差、受關注的程度低、后備人才的培養跟不上等,成為體育官員們總掛在嘴邊抱怨的事情。由于沒有市場,沒有球迷的支持,2005賽季,中國足協不得不將女足超級聯賽堅持了七年之久的主客場制改成了賽會制,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減少參賽球隊的開支。沒有人承認主客場制改為賽會制是女足運動的一個倒退,但實際上,賽會制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的一種戰線收縮,這已經說明問題。
養活一支中超俱樂部男足,一年的投入至少需要五六千萬,多的達上億元,而一支省級女足一年的所有費用只有幾百萬。2005年女足超級聯賽,山東和天津兩只女足的各自拉到300萬的贊助,主教練笑逐顏開,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另一方面,從形式上看,中國的女足俱樂部已經完成了職業化的改造,但實際上它并沒有脫離專業體制的窠臼。不少女足超級俱樂部根本沒有企業愿意接管,當地的足球管理部門不得不自己去運作;一個政府行政部門去管理一個市場主體,還勉強能夠說得過去,若要再指望它能夠在經營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那就更加勉為其難了。
女足也曾經為自己的生存空間做過力所能及的努力:2002年,城建女足奪冠,當時主教練正是王海鳴,激動的城建姑娘集體上演了脫衣秀。這批隊員中有當年的老國腳任立萍、現役的國腳滕巍,也都加入激情脫衣的行列。事后,馬良行還贊揚滕巍的激情,說女足就需要這樣的激情,把觀眾吸引到賽場上來。
女足姑娘們能脫的也脫了,激情的宣泄引來了不少好奇乃至窺私的眼睛,卻沒有得到市場的寵愛。由自己上演脫衣秀,到這次在阿爾加夫杯被別人“扒光”,赤裸的形式并沒有分別,心情卻大相徑庭。如今的中國女足被“扒光”之后,他們的生存環境不會更好,只能更糟。
作為基層的女足俱樂部生存空間越發狹小,人們還怎樣指望它能夠為更高級別的球隊乃至國家隊輸送人才?
光環散盡,前途未卜
1991年在中國舉辦的首屆女足世界杯和第三名的成績,使中國女足得到了很好的成長環境和后備人才,能夠在將近10年的時間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正是受到1991年女足世界杯的帶動,中國女足事業迎來了一次熱潮,后來中國女足的大部分中堅力量就是受到這次熱潮的影響而走上足球道路的。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女足獲得亞軍,本來是一次推動中國女足發展的好機會,但由于在組織比賽等諸多方面配套不力,白白錯失這次機會,其中當初沒有趁熱建立起女足超級聯賽就是一個重大的失誤。等到1999年再去推廣女足聯賽時,那時候中國女足已經開始顯露衰落的跡象。聯賽并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認可,中國女足再次失去了一次重新崛起的機會。而1999年世界杯后,中國足球開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檔,這讓中國足球的領先優勢在隨后幾年蕩然無存,甚至在亞洲的韓國、朝鮮等球隊也開始有了向中國女足叫板的實力。而在世界上,一些老牌的足球強國也開始重視女足運動。
典型的如巴西等南美國家
第一屆世界杯巴西隊在小組賽中即遭淘汰,但時隔13年雅典奧運會上,巴西女足已經顯示出驚人的實力,最后獲得奧運亞軍。相反昔日的奧運亞軍,中國女足卻早早被淘汰出局。
當世界女足運動向前發展的時候,中國女足非但沒有跟上主流步伐,甚至實力大不如前。出征阿爾加夫杯之前,謝亞龍到女足集訓的成都毛家灣考察,當天上午,女足和馬明宇足球學校的14~15歲年齡段的孩子打了一場熱身賽,結果女足主力被打了一個0∶3,王海鳴難堪之余,自我解嘲,“這批孩子太大了……”
盡管中國女足不得不接受已經淪落成二流球隊的事實,但相對男足而言,中國女足仍然是奧運戰略中的一枚重要棋子,王海鳴和他的前任張海濤都要面對奧運會的壓力。剛剛上任的足球管理中心主任謝亞龍第一站調研就是到毛家灣集訓基地考察女足,可見他對女足的重視。雅典奧運會已經讓張海濤出局,而王海鳴能否堅持到2008北京奧運還是個未知數。這次阿爾加夫杯的失敗,謝亞龍表現出了他大將風度的一面,連夜給王海鳴發了短信鼓勵,“不急不躁、承認差距、了解動態、鍛煉隊伍、找準問題、堅定信心、從零開始”。可2006年的亞運會和亞洲杯,女足如果再沒有起色,謝亞龍未必就有這么好的耐性了。
阿爾加夫杯小組賽三場連敗后,王海鳴都主動找到對手的主教練合影留念,他說,這是他臥薪嘗膽的方式,合影就是他平時舔食的苦膽。可是,當2005的阿爾加夫杯褪去了中國女足所有的光環后,被“扒光”的中國女足處在內部自身實力和外部環境的雙重谷底,她們真能知恥后勇,輕裝上陣嗎?還是從此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作者為《足球周刊》國內采編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