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升起港島第一面五星紅旗
隨著越南戰爭的臨近,安達公司河內總部和西貢分公司根據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書記方方的指示,撤退到香港,莊世平肩負起更重的責任,香港分局50萬港元的經費放到他的手上,先做棉紗生意賣往泰國,又做廣東地下黨組織收購的生豬生意,將一批批生豬銷往香港市場,為黨提供了大筆的經費。
對香港局在潮梅根據地創辦南方人民銀行的設想,莊世平全力支持,不僅大力提供印鈔機和紙張,更將此前他開辦的“寶通銀號”變成南方人民銀行的香港分行。不久,在香港創辦一家銀行的想法日益成熟,在方方的支持下,1949年12月14日,莊世平靠借來的一萬美元,創辦起南洋商業銀行,在香港中環德輔道中167號隆重開業,那天,莊世平掛起了香港島上第一面五星紅旗。翌年,莊世平又在澳門籌辦了澳門南通銀行。
與此同時,莊世平受組織委派,大力協助鄭鐵如先生率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接受北京總管理處領導,參與組織了香港中國航空公司、中國旅行社及廣東省銀行、廣西銀行的起義行動。
不久,廣東省人民政府葉劍英主席和方方副主席把一項特別任務交給了莊世平,將廣東收兌的5億港元和一批美元、越幣秘密運到香港。莊世平運用他的智慧,每次運送都請香港警方護衛,直接運往匯豐銀行點存,不到半年,這筆巨額外匯便全部順利存入匯豐銀行生息。后來,這筆巨大的財富對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建設新中國,均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
南洋商業銀行幾近白手起家,但在董事長兼總經理莊世平的全力運作下,以其對世界政治風云的準確判斷、對國際經濟與金融的淵博學識、穩健靈活的經營方略、良好的商業信譽,以及不懈的努力,使該行業務飆升,贏利豐厚,規模也不斷擴大,資本實力于70年代一躍而成為香港十三家中資銀行中的第二位,僅次于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在香港這個金融高度發達的工商經濟社會中,莊世平以其驕人業績漸次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在他主持該行期間,南洋商業銀行迅速發展成為實力雄厚、業務多元、頗具規模的現代商業銀行,僅據1979年統計,該行資產總額便從1950年時的8600萬港元增至32億港元。
為經濟特區的創建竭忠盡智
1979年年初,廣東省委負責人吳南生到汕頭傳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汕頭的貧困落后令他觸目驚心,聯想起他所聽到的臺灣出口加工區帶動全島經濟發展的信息,于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辦出口加工區。他連夜向省委發出電文,提出自己的想法,又給在香港的莊世平打了電話。莊世平聽了他的設想,連聲贊好,并承諾盡快將世界各地出口加工區的相關資料搜集到。
很快,有關臺灣出口加工區各種法規的全套資料,由莊世平直接傳送過來了,接著,又傳來了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等國家創辦同類加工區的詳盡資料。1979年3月底,廣東省委就此構想上報中央,鄧小平、葉劍英對廣東的大膽設想均給予了大力支持。鄧小平一錘定音:就叫特區吧。陜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中央決定,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設立“出口特區”。
后來,吳南生與莊老等各方面朋友交換意見,都覺得改稱“經濟特區”比較好,在中央有關特區的工作會議上,吳南生向會議作了口頭匯報,與會同志一致贊成。1980年3月,中央正式批準,將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
然而,在廣東最初擬定的創辦特區的相關文件中,依然充斥著以往的條條框框,如規定的所得稅率竟高達30%,幾乎比香港高一倍。當莊世平應邀到廣州參加創辦特區座談會時,他坦誠直言,條分縷析,力陳這些條款之弊,就中國改革開放的走向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見,與會同志深為折服。
不過,改革之難竟超出人們想像,后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特區條例(草案)》時,其內容并沒有什么實質性改變。對此,莊世平再也忍不住了,他激憤而言:“如果不按經濟規律辦事,不按國際慣例辦事,這樣的《特區條例》定它何益?如果這樣的條例拿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去付諸表決,我和港澳的代表將投棄權票!”莊世平的表態語驚四座,擲地有聲,確有振聾發聵之效。
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習仲勛、省委副書記的楊尚昆迅即調查了解了有關情況,對諸多職能部門做了大量工作,表示要盡快按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對《特區條例(草案)》做出深刻有效的修改。之后,習仲勛、楊尚昆又到莊老住處看望,懇切聽取莊老的意見。
1980年8月26日,經上百次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由五屆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深圳、珠海、汕頭終于綻開共和國改革開放的絢麗之花,結出世人矚目的經濟之果。這其中也融入了莊老的諸多心血和智慧,融入了莊老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忠貞與赤子情懷。
引領港澳鄉親共建潮汕家園
改革開放的春風重新喚起海外華僑、港澳同胞被壓抑已久的愛國愛鄉熱情,此時此刻,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莊老壯心不已,他要“乘長風,破萬里浪”,引領潮汕籍海外僑領、港澳鄉賢共建潮汕美好家園。他陪同摯友莊靜庵先生幾次前往潮州,受到各級黨政負責人和家鄉群眾的熱情歡迎和真誠接待。莊靜庵先生感動之余,決定斥巨資捐建潮州綿德中學和綿德幼兒園。
不久,與莊老相知甚深的李嘉誠先生向莊老請教:“世平兄,祖國和家鄉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請多指教,我會竭盡綿力的。”莊老聞聽,欣喜異常,旋即將李先生的意愿轉達給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經商定,建議李嘉誠先生將第一個捐建項目選在家鄉的群眾福利事業上。于是,李先生首捐60萬元人民幣,再捐100萬港元,建樓房14幢,解決了潮安276戶無房群眾的住房問題。繼而,李嘉誠先生又捐資2200萬元人民幣建起了潮安醫院和潮州醫院,并每年各贈20萬港元經費,以救濟貧困患者。接著,李先生又捐出450萬港元建設韓江大橋,捐款500萬元人民幣改善汕頭醫專附屬醫院的醫療條件和設備,捐贈211萬港元修復唐代古剎開元寺……
在潮汕地區興建一所高水準的大學,是海內外潮人由來已久的夙愿,然而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一次次努力都因種種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付諸東流。1978年金秋時節,鄧小平、廖承志接見泰國潮汕籍僑胞,對其提出的在潮汕興辦一所大學的愿望表示堅決支持。1980年5月24日,汕頭大學籌委會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正式成立,省委書記吳南生任籌委會主任,莊世平先生任籌委會副主任。
是年秋天的一個下午,莊世平與李嘉誠的親切晤談被載入了歷史,這天他向李嘉誠談起籌建汕頭大學的計劃。李嘉誠激動地從沙發上站起來,說:“潮汕辦大學是勢在必行,我認為這一次一定能成功。”莊世平肯定地說:“今天,國家對人才的需要,已到了求賢若渴的程度。現在辦汕頭大學,的確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李嘉誠請教道:“莊老,我不知道辦一所大學需要多少錢?”莊世平笑了笑,回答說:“嘉誠,這很難說,大學像海洋一樣,多少錢都可以投進去。我和吳南生先生商量過,第一期開辦費就需要3000萬元。”李嘉誠聽罷,懇切地說:“我馬上捐出3000萬港元作為籌建汕大的第一期工程經費。莊老,這是上自先父我一家人的心愿哪!”
3000萬港元很快匯到了汕大籌委會,其后,李嘉誠先生和夫人莊月明女士決定獨資創辦汕大。一筆筆巨額資金注入了汕大,三期工程相繼完工,總建筑面積為26.6萬平方米。至2001年,李嘉誠先生向汕大先后共捐贈了18億港元。不久前,李嘉誠先生再投巨資建設汕頭“第一城”,準備將全部投資和所獲利潤約15億元作為汕大辦學的永久基金。
這座被趙樸初先生譽為“世內桃源現代家”的汕大校園和無數莘莘學子,將永遠記得李嘉誠先生和莊世平先生為此傾注的全部心血和無盡深情。
李嘉誠先生熱愛桑梓的捐贈壯舉,極大激發了潮汕籍旅外華僑、港澳同胞的愛國愛鄉熱情,在莊世平不辭辛勞的引領下,泰國辜炳標先生、香港黃子明先生、羅鷹石先生等捐資2500萬港元建起了普寧華僑醫院;黃子明先生再斥資1200多萬港元捐建了明華體育館和明華公園;泰國實業家張錦程先生捐資1000多萬港元建起普寧職業學校;香港實業家羅志清先生以600多萬港元捐建了英才中學。
更多的潮汕籍海外鄉親則踴躍投資實業,加入家鄉的改革開放行列,陳偉先生、陳錫謙先生、羅道成先生、孫振文先生、張元利先生、陳才燕先生、王得毅先生、陳大河先生……都將自己的海外事業與家鄉的經濟振興,緊密聯系在一起。赤子懷鄉,丹心報國,在潮汕大地的改革大潮中蔚然成風。
在其中,人們記住了莊世平老人的名字——他的傳奇經歷已融入中國人民的解放歷程,他的閃光足跡伴隨著共和國的求索與騰飛,他從不為自己與子女謀取任何私利,他的人格魅力與杰出貢獻正豎起一座永遠的豐碑。
文章來源:《海內與海外》月刊 文/王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