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中國近億名中學生的必修課程表中首次擁有一門新鮮而又敏感的課程:“預防艾滋病”。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從今年起要確保在中學課時中安排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課時,初步方案定為初中6課時、高中4課時,中等職業學校4至6課時。
這是中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首次明確要求預防艾滋病課程必須走進所有中學課堂。
“性”在中國傳統中屬于禁忌話題,預防艾滋病教育進入中學生課堂也曾引發爭議。反對者稱,未成年人認知能力不強,如果過早讓其接觸性知識,則可能誘使其犯錯。但是更深入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青少年了解性知識的正規途徑少,大量青少年經常瀏覽各大色情網站。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務診所的英國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中國地區負責人徐進指出:“由于缺乏應有的性教育,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兒童比成年人更易感染艾滋病。”
上海有關專家表示,把預防艾滋病的陣地擴展到課堂,在學生性發育初始階段傳遞有關性知識,將對艾滋病預防工作起到很好推動作用。
與政策制定者的審慎相比,中學生的態度則相對平靜。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韓旭峰說:“現在許多中學生對艾滋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過了解的程度參差不齊,由學校系統地教育可能有些枯燥,但會有助于我們對它樹立正確的認識。”
根據上海市教委的教育方案,上海的初一學生將初步了解“什么是艾滋病”,初二學生則要知曉“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初三、高二和高三年級學生將繼續學習“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的預防”和“艾滋病的控制策略”等內容。
“我們將邀請校外醫學專家,以講座的形式來告訴學生如何避免對艾滋病人產生恐懼、歧視和冷漠的心理。”上海市第二中學校長沈建華說。
類似上海的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也開始在中國其它地方的中學普及。北京市已確定在今年秋季開始實施新的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其中必須包括預防艾滋病內容;遼寧省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的“生命教育工程”也包含了類似內容;江西省在去年艾滋病日時免費向百萬青少年發放“防艾自護手冊”;河北省石家莊市更是成立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基地,將防艾教育納入常規的中學生教育軌道。
在國內高校開設首門艾滋病健康社會科學課程的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高燕寧副教授說,如何結合青少年的特點,進行內容豐富的防艾教育將是中國中學面臨的共同課題。但“無論如何,將‘抗艾防火墻’提前到中學階段,對艾滋病的傳播與發病已進入高發期的中國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來源:新華網;記者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