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孔子學院”在韓國的漢城掛牌時,相當引人矚目。這不是什么傳授儒家思想的學院,而是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在境外設立的漢語學校,希望通過非盈利的孔子學院,教授外國人漢語,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文化。
隨著中國對全球經(jīng)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上漢語學習的前景也一片大好已經(jīng)是個不爭的事實。每年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學生正在急速增加。單是來自韓國的報名人數(shù),2000年只有4765,去年卻已猛升至二萬一千八百零四人了。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本身目前全職和兼職的教授漢語作為外語的合格老師只有6000位,卻得應付在中國本地的7萬名學生和全球3000萬學員,缺口之大,反映了國際上對漢語學習的需求越來越多。
中國教育部采取主動,設立孔子學院之舉十分高明。縱觀目前在世界各地較有影響力的英國文化協(xié)會、法國語文學院、歌德學院,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興起的歐洲文化機構,先是以語言教授為起點,進而通過語言,弘揚了自己的文化。
法國語文學院在三家之中創(chuàng)辦最早,始于1883年。法國在1870年普法戰(zhàn)爭中落敗后,在社會各界名人的支持下,創(chuàng)立了法國語文學院,通過推廣法文、傳揚法國文化來維持法國的影響力。英國文化協(xié)會則是1930年代,由英國外交部資助成立的文化機構,統(tǒng)戰(zhàn)味道更加明顯。它最先是在1938年在埃及設立第一個境外辦事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它在英國本身的許多城市設立中心,為盟軍的人員及難民提供教育與文化方面的支持。
歌德學院是在1951年承繼德國學院創(chuàng)立,首項任務是在德國境內培養(yǎng)外地德文老師。歌德學院也是語言先行,教授德語,逐而接替了德國在國外文化機構的使命。
中國在境外成立孔子學院,與這幾個歐洲大國的文化機構相似。它的高明,在于中國不再是被動地等待游學生來華,而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發(fā)揮哈佛大學學者約瑟夫·奈(Jospeh S Nye)所謂的“軟力量”。根據(jù)約瑟夫·奈,軟力量是一個國家通過吸引,而不是強制或報償所能發(fā)揮的影響力。它的魅力源自于該國的文化、政治理念、政策。中國的崛起,需要其他國家的深切理解。而除了經(jīng)濟,語言和文化在中國歷代都是一股重要和難以限量的柔性力量。(摘自聯(lián)合早報;作者:李慧玲;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