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統計局的有關專家昨天在其官方網站上撰文稱,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2005年上海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變,增幅雖然趨緩,但增長速度仍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專家分析認為,盡管國際經濟環境還存在如石油價格前景不明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美元匯率疲軟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影響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而國內經濟環境也存在總體政策環境依然偏緊等因素,但持續健康發展仍將是2005年上海經濟的基本走勢。
從供給方面看,2005年拉動第三產業增長的主要動力結構將繼續穩固,不會發生大的變動。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社會服務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郵電業、住宿餐飲業等都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2005年本市工業生產增幅較上年將明顯趨緩。
從需求方面看,三大需求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但增幅比上年均將有所回落。其中消費需求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增幅難以在上年加快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汽車價格下降預期強化以及市內交通設施條件的限制,使其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貢獻將下降。二是家居類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預期減弱。三是人民幣利率上調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消費的增長。四是居民對未來各類支出預期不斷增強,消費行為謹慎。
專家分析認為,目前上海經濟面臨的形勢是好的,但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能源、運輸等瓶頸約束依然突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金融機構信貸結構不盡合理等。對此專家建議,應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運行質量,如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等功能性重大基礎設施和全國性要素市場,大力培育和構建有競爭力的新型服務業產業簇群,包括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等,實現各行業的聯動發展。(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李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