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假如人類在若干年之后遭遇毀滅性災難,KEO就將成為人類文明史的“絕版拷貝”。但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很小
-本刊記者/方玄昌
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有人在擔心人類智慧文明的生存問題。
這種擔心來自于兩個方面的威脅:人類自己行為不當導致的自我毀滅;天外來客等自然原因對地球造成的致命打擊。
假如人類毀滅,造成文明不連續(xù),那么,KEO衛(wèi)星顯然被賦予了一層特殊的意義。
“最悲觀的一種論調是,智慧文明的存在時間只有一百年,”天文學家李競說,“這種觀點認為,人類掌握了核子的力量之后,很可能會因為環(huán)境生態(tài)的進一步破壞、或者發(fā)生核戰(zhàn)爭而最終毀滅自己。”
但更多的天文學家認為,高等智慧文明的存在期限是1000萬年。
他們的理由是,人類自己的行為終究是可以控制的,最終不可抗拒的因素可能還來自于自然的力量。
“從過去5億年的歷史來看,物種的滅絕頻率是1億年一次,這恐怕是難以避免的。”現(xiàn)在,天文學家已經確認,名為“愛神”的一顆小行星將于150萬年后和地球相撞。“愛神”的大小是引起恐龍滅絕那次撞擊的小行星的幾倍。
“不過,現(xiàn)在人類的科學已經能夠監(jiān)視它,相信未來我們能夠控制、改變它的軌道。就目前看來,人類和地球至少在5萬年這個時間段里還是比較安全的。”李競說。
因此,KEO衛(wèi)星作為人類文明史的“絕版拷貝”這一層意義,似乎并不突出。
“我個人認為,人類文明會一直持續(xù)下去,KEO計劃的意義,更多還是針對今天的人們。”讓·馬克·菲利浦說。他所說的“針對今天的人們”指的是它的教育意義。
“KEO的魅力在于,它很容易被一般人理解,而且它極好地支持了對太空活動的宣教。你可以用這個例子來說明空間活動的許多方面:比如運載火箭、軌道、回歸、太空狀況等等。它關聯(lián)到的還不僅僅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還包含哲學的、法律的、藝術的和文化的主題。”菲利浦·維勒肯斯在歐洲航天局擁有教育和科研的雙重身份,在討論KEO的實質意義時,他和讓·馬克·菲利浦持同樣的觀點。
“KEO是一個航天科普教育的好平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用它作為教育宣傳的載體,中國也有人有這種打算。”中國航天部門的一位專家對本刊記者說。
據(jù)他介紹,中國目前已經有一些航天方面的專家,打算在接下來要編著出版的《登天智慧叢書》里,系統(tǒng)地介紹KEO計劃,將它作為航天知識教育的案例之一。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總第2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