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濕地被環保學者稱作“都市之腎”。北京市的濕地卻大多已經變干或正在變干。人們貪圖眼前之利的結果,可能最終令大地干涸,斷了我們生存的永久根基
北京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侯寶昆深感自己的任務艱巨:他和他手下的僅有的一名“兵”,承擔著保護管理北京濕地的重任。他的困難不僅僅是人手太少,而是現今從政府到企業,人們對保護濕地觀念的淡漠,甚至許多大學生,都不知道濕地是怎么回事。
中國現共有濕地3848萬公頃,列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世界前三為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北京有4萬公頃濕地。相對全國,這個數字很小,但它卻是北京所有居民的命根子。
珍貴的淡水白白流走
北京的這些濕地——河湖、水庫、池塘,雖然面積不大,首先擔負的卻是最要緊的任務:緩解1453萬人的喝水問題。北京地表水曾經提供了北京三分之二的用水,現在已經減少到三分之一,缺少的部分由地下水支持。但所有地下水,都是由地表水下滲補充的,而濕地是最善于涵蓄水源的生態系統。
由于濕地的大量減少,現在的北京是有了降水也存不住。2003年華北地區降雨充沛,2004年夏天的暴雨讓立交橋下漂起了汽車。可是雨水在干涸的河床上和堅硬的瀝青路面上無法保存,人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珍貴的淡水蒸發或者通過排水設施白白流走。
“如果城市當中或者周圍,有足夠大面積的濕地,這些水是可以存住的。”濕地國際(保護濕地的國際性民間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說。
“許多領導者并不了解濕地保護的意義,認為防治干旱、洪水、沙塵暴這些自然災害才是最要緊的事,一提保護濕地,總覺得可以緩行。”侯寶昆說,“其實,解決這些問題都要從濕地入手,專家調查說北京的沙塵80%來自本地,濕潤的地表是不會揚沙的。北京的沙塵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嚴重起來,那正是濕地面積大幅縮小的時候。”
濕地還有助于把污水還清。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末,官廳水庫受到嚴重污染的五類水,在流經83公里的河道到達三家店水閘之后,已經成為三類水了。這是濕地中的植物、微生物的功勞。
正是因為這幾個特點,濕地被環保學者稱作“都市之腎”。濕地是僅次于海洋、森林的第三大生態系統。
河流濕地往往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尼羅河養育了古埃及、兩河流域養育了古巴比倫、黃河養育了古代中國。而北京的母親河,就是那條現在已經基本干涸的永定河。
對于侯寶昆來說,京郊的濕地曾經救過他的命:三年困難時期,還是個孩子的侯寶昆是靠在村外的濕地里采香蒲嫩芽吃才熬了過來。如今,輪到他來挽救北京的濕地了。
濕地最大的敵人/b>
去年2月2日的“世界濕地日”,北京市頒布《北京市濕地保護建設實施方案》,要對現有的4萬多公頃濕地加以保護,并在2010年使北京的濕地面積達恢復到8萬公頃,即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水平。但侯寶昆說,這個6年規劃的第一年執行得異常艱難,一直到2004年年底,一些保護區還沒有按期建成。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和門頭溝的三家店水庫是北京市林業局要重點搶救的兩塊濕地。
“1985年的南海子麋鹿苑還有上百畝水面,一片水鄉風光。”南海子麋鹿苑的高級工程師郭耕指著現在的十幾畝水塘對記者說,“現在都變成季節性濕地了。”麋鹿苑的濕地面積每年都在減小,其中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氣候干旱,墻外永定河道里的大沙坑是濕地最大的敵人。
“有些人把河沙挖走賣錢,挖出許多大坑,都有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后來他們又拉回來城市里的建筑垃圾填在大坑里。這讓地下水的水位迅速降低,濕地得不到地下水的補充,自身的水也不斷下滲。”郭耕以北京市政協委員的身份多次奔走呼吁,大興區政府也多次明令禁止在永定河挖沙,當地的一些人卻置若罔聞,明里暗里抵制政府的命令。
今天,曾經遠離都市的南海子已經能夠感受到工業文明的逼近,麋鹿苑的墻外傳來機器的轟鳴聲,那是在修公路。保護區的日益干涸,已經使郭耕決定要讓麋鹿們舉家往湖北搬遷了。
三家店水庫地區,是北京林業局計劃2004年要建成的保護區,可是直到去年年底,進度仍然停留在“前期工作”的階段。記者在現場看到,豐沙鐵路的兩座鐵路橋從濕地的水面上方橫跨,每十多分鐘就會有火車轟鳴著經過,野鴨們被驚得四處亂飛。濕地周圍沒有任何關于保護濕地的標志物,只有一個上世紀立的標語牌告訴大家,這里是飲用水源,不許垂釣、游泳和行船。
然而,防護欄桿已有了破口,幾名垂釣者在已經用石頭砌過的河岸邊甩動著釣竿。盡管在河邊的橋墩上寫上了“不許洗車”的警告,還是有新鮮的汽車車轍通到河邊。
雖然三家店濕地在上世紀末“狙擊污水”立了大功,當地的一些人并沒有認識到這塊“都市綠腎”的重要性。在2003年上半年,附近的村子和一個賓館在小島上曾經動工建筑一個5萬平方米的跑馬場,這項工程沒有經過任何審批。在管理防洪的水政大隊做了多次說服工作之后,才讓這個項目停了下來。
“這里是最難建成自然保護區的一塊”,侯寶昆說。因為要考察、要出可行性方案、要專家評審、要公示。侯寶昆表示:“時間到底要多久,很難說。我們還得考慮當地的旅游業和經濟發展。”
各方的利益,僅僅靠野生動植物保護處或者林業局是無法協調的。
一位公民的三場“濕地保衛戰”
退休教師、前海淀區人大代表李小溪曾和她的幾位朋友一起“攪黃”了一個價值20億人民幣的大項目。
2001年10月,李小溪從《北京晚報》一篇消息得知,北京東郊順義區漢石橋的楊鎮即將建高爾夫球場和娛樂城,她馬上意識到,它對那里的葦塘造成了嚴重威脅。李小溪太熟悉那塊濕地了:那里有大片的蘆葦、樹木和農田,有鷹、隼、池鷺、灰鶴、野鴨、八哥等多種鳥類,還有蛇、青蛙、蟾蜍及各種昆蟲。“這是北京近郊絕無僅有的一處葦塘型濕地。”
李小溪馬上直奔楊鎮政府。當地主管工業的領導告訴她,項目只是在濕地周圍修工程。
但在濕地周圍建設高爾夫球場和娛樂城會切斷濕地的水源補給,使濕地完全干涸。11月7日,李小溪在《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何不建一座濕地公園》,同時,她不斷地向有關部門反映,提議案、找專家、請記者關注這塊濕地的情況。
海淀的人大代表來管順義的事,這是楊鎮政府沒有想到的。而在李小溪等人的努力下,北京林業局、環保局和規劃委員會等部門對此事進行了干預,這片濕地被列入“北京市濕地保護名錄”,撥款2000萬元用于保護。原來的工程項目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濕地公園。
李小溪在保護濕地的戰斗中第一次勝利了。
此前她曾經失敗過,比如,她沒能把京密引水渠硬化工程阻擋住。
李小溪就住在京密引水渠昆玉河段附近。這條水渠曾經形成了很好的生態環境,樹木高大茂盛,河邊有水草、蘆葦,水里有魚、青蛙。青蛙多的時候甚至會爬上路人的腳面。
這樣一條河卻在2000年由政府出資4億元,進行硬化改造,把河床用混凝土鋪砌起來,為的是防止河水滲漏、提高水質、便于清淤。
李小溪為此四處奔走,試圖阻止這種不合理的治理方式。有關專家曾告訴她,“水滲到地下不是水的損失,而是對水資源的一種保存。京密引水渠的從密云水庫流經海河入海,大約8個小時,滲透到地下后可保存4年,所以適度向地下滲水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這位專家還說,硬化河床是很荒唐的,“這已經是國際上比較落后的河流治理方式。90年代以來已被各國普遍否定。”
她提出提案反對,寫下文章質疑,但是工程還是照計劃上馬了,這次努力失敗了。
幾年后,硬化工程的惡果逐漸顯現。夏天,水泥河底讓水迅速變熱、蒸發,冬天,水溫則急劇下降,水生生物難以存活,魚也變得很少,河流失去了自凈的功能。河里的水質并沒有如規劃者所期望的方向好轉,反而出現了惡化的跡象——水生植物種類減少,出現了“水華”現象。2002年,新上任的北京市水利局局長焦志忠在媒體上指出,北京市今后再也不修建“銅幫鐵底”的河道,要逐步恢復以往天然的河道。
2004年3月18日,李小溪又得知了楊鎮葦塘濕地旁邊正在修穆燕公路的消息。公路距離濕地最窄處只有2.8米。人們告訴李小溪,剛開始公路甚至打算從濕地中間穿過去,只是在承包濕地的農民張偉的努力阻止下才決定擦著邊緣過去。而中科院的一位環保專家到過現場之后認為,“公路離葦塘濕地還是太近了,濕地肯定要受到不利影響。”
李小溪還得知:當地領導把這條公路看成是一條發展順義經濟的“致富之路”,他們曾說:“我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上報過這個項目了,公路能夠把我們這里與河北連接起來,我們需要這條路。”當時公路已經完成了前期的土方工程,根本不可能毀掉重建。
最終,經過李小溪等人的奔走,在國家環保局、北京市環保局、人大、政協的干預下,公路向東平移了50米,用樹做了隔離墻。
一勝一負一平。濕地保護者李小溪的戰績并不輝煌。她現在已經不再擔任海淀區人大代表了,不過還是關心著濕地,“以后有破壞濕地的事,遇到了我還要管,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管。”
2010:北京的濕地將會怎樣?
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曾當過17年的林業局官員。他說:“直到今天,我還在角色和思維方式的轉化中。”
濕地國際的任務就是和各國政府合作,共同保護濕地。但有時候陳克林打電話到一些地方政府,對方常理直氣壯地說:“哦,國際組織。要保護濕地啊。搞環保是件好事。那就請貴組織給我們撥經費吧。”
“不過很多地方政府拿到了錢就裝作再也不認識我們了,我們還得告訴他們,外國的捐助者都是要監督資金用途和效果的。”
每次講到這些,對方就覺得陳克林簡直像個外國人,他們不知道,外國人見到陳克林,還覺得他像官員。
“有的人覺得中國的濕地保護好像不是自己的事,我當時剛進濕地國際時想的也是‘你們出錢,我就保護濕地’。后來明白了,中國人得自己解決自己的事,而在世界各地保護濕地,都是政府做主要出資者。”
在侯寶昆的辦公室里那張足有乒乓球臺大小的北京市地圖上,藍色代表濕地,黃色和綠色代表的平原和山地。在主要色彩的黃色和綠色之間,除了代表官廳和密云水庫的兩塊半個拳頭大小的藍色外,只有六七塊不到指甲大小的藍色。
“現在北京周邊的惟一大型蘆葦沼澤——延慶野鴨湖也頂多只有兩三千公頃了。”侯寶昆望著對面墻上一大幅北京市地圖緩緩說道。
也許眼前的困境隨著2010年南水進京都會好起來。按南水北調工程的進度,2007年,河北水進京,2008年,黃河水進京,2010年長江水進京。屆時,北京市人均水資源將從不足300立方米提高到400立方米左右——但按聯合國標準,人均700立方米以下,都屬于嚴重缺水,北京那時仍然是一個缺水城市。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RUC采寫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