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6日電 陳水扁已確定在本月底“出訪”中美洲,而在此不久前就有呂秀蓮的“過境”美國和游錫堃的“出訪”。對于臺當局頻打“出訪”牌,香港《亞洲周刊》的一篇評論文章分析指出,臺當局這一準備打“挑釁中國牌”前以“外交訪問牌”為包裝,實為扁當局“外交救內政”的新策略。
文章指出,臺當局有一種固定的政治行為模式,就是一快到選舉,就立刻準備打“挑釁中國牌”,它通常以“外交訪問牌”為包裝進行。搞成了,代表“臺灣國際地位大增”,對選舉有加分效果﹔搞不成,則是“北京打壓”,同樣可以在選舉上收割到利益。既然成與不成都有利可圖,自然何樂不為。
面對今年年底的“立委”選舉,臺當局這種“外交”上的動作開始頻頻出現:此外,臺“總統(tǒng)府秘書長”蘇貞昌日前率團“秘訪”菲律賓,希望能安排陳水扁赴菲“訪問”,而“臺聯黨”的“立委”也同樣插花到菲律賓大做其秀等等。
文章分析指出,自今年3月19日靠著兩顆子彈而僥幸連任的陳水扁,本質上乃是一個缺乏正當性的政權。而“內部”正當性不足的政權,為了轉移危機,通常都會在“外部”問題上更趨尖銳:
其一、陳水扁“就職”后,立即決定用6108億元新臺幣向美國大舉軍事采購,希望美國能納臺灣為其軍事“保護國”。此外,臺灣也即展開與美軍有某種合作性的軍事演習。這些軍事上的大動作,用意何在,已不言可喻。
其二、除了臺灣由于政權的缺乏正當性,將使陳水扁更趨冒進外,目前的臺灣內部裂解,也在加速之中。這包括“內政”的混亂無能日益嚴重﹔臺灣的教育、治安,甚至經濟,也都在加速倒退﹔尤其是天文數字般的財政赤字,已使得臺灣有內爆之虞。最近臺灣“七二水災”所造成的破壞效果,更令人咋舌。
文章在最后指出,這種“內政”的崩壞,使得陳水扁當局受到人民愈來愈大的抨擊與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就格外傾向于要將人民的不滿,藉著軍事和“外交”而轉移掉。但在一切為選舉的考慮下,臺灣的軍事、“外交”、經濟等敵對性的挑釁動作不可能停下來,因為一旦停打“挑釁中國牌”,就等于讓臺灣民眾去面對日益不堪的“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