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工荒”驚擾珠三角 資方能否釋放善意? 數十萬的工人缺口,使得東莞老板們第一次為招工焦躁,也使工人們第一次獲得討價還價的地位【全文】
惠州:健康受威脅工人不再隱忍 鎘中毒后勞資緊張 在健康受到威脅之時,工人們不再隱忍,而是選擇了罷工或辭工來抗爭。資方的態度和政府的介入,并不能消解工人們的不信任【全文】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變化,使工人們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
本刊記者/劉英麗 張意軒 李玲
缺工的消息使葛友俐振奮。
作為“全球工人和社區合作計劃”的中國項目主任,她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要讓工人發出聲音,成為積極的主動受益者。她相信,缺工是一個機會,使得資方和政府更容易接受這一理念。
振奮的不止葛友俐。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勞動工資處處長黃林琰更是對本刊表示,眼下的缺工是“社會進步的象征,表明勞資關系進入新階段”。
民工荒正在蔓延
一則消息說,中國制造業的心臟——珠三角的工人缺口可能達到200萬之巨。“東西南北中,打工到廣東”的時代過去了?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新聞處處長張祥證實,廣東缺工至少始于去年。據他介紹,去年廣東省就出現缺工現象,后來在外地招了一批工人。但是因為企業對形勢錯誤估計,給出的月薪比江蘇、上海等地低了大約50~150元,以至于今年缺工更加嚴重。
根據2004年第二季度“廣東省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廣東省今年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需求58.45萬,求職者57.50萬。勞動力需求增幅27.49%,與去年同期增長68.66%。目前的總需求量是三年來季度崗位需求的最高值。
而另一端,占到求職總量70.33%的新增失業青年、就業轉失業人員、其他失業人員等,反而比上個季度下降了2.48%,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長比例也只有36.72%。
需求仍在不斷上升,但是供給的增長并沒有同步。從廣東來看,勞資雙方的供求關系從過去的供遠遠大于求形成了目前供略低于求的狀況。
事實上,民工荒并不僅限于珠三角,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監測中心提供的一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勞動力市場呈現出缺工現象》的統計報告指出:在2004年第2季度,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12個城市,有70.4萬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求職,但用人單位的招工名額則達到108.7萬人,缺口38.3萬人。
“東部地區出現“民工荒”問題,已經有好幾年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室副主任劉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更大范圍來看,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監測中心的資料表明,今年第二季度,全國113個城市中,求職者總數略大于職位數,分別為408萬和380萬。但與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分別增長了19%和11.6%,需求人數的增長幅度高于求職人數。
另一個數據顯示,最近幾年的勞動力市場的求人倍率(即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也在不斷提高,從2001年第一季度的0.65,上漲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0.93。需求幾乎接近供給。
從“民工潮”轉為“民工荒”,為何在被認為“勞動力無限供給”的中國,居然出現工人短缺?
民工荒僅是一時之缺?
專家指出,缺工現象首先折射了經濟的增長。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7%,而廣東、浙江、江蘇的GDP的同比增長均達到15%以上,經濟的發展必然帶動就業增長,據專家預測,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速度將在9%到10%之間,缺工現象有可能將持續存在。
而從勞動力市場來看,“這是一個結構的周期性的矛盾,是由于勞動力市場的功能還不健全,供求關系不匹配導致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這種供求關系的不匹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在空間上不能緊密的對應。(城鄉二元制)制度障礙的存在,把勞動力市場的供和求在空間上割裂開了,不僅簡單的遷移需要時間,更重要在于信息的傳遞要花時間。“部分企業感覺到雇不到人了,其實不是沒有人了,而是勞動力市場還沒有反映出來。”蔡說。
其次,從去年開始,以出口為驅動力的經濟活動的增長對技工、熟練工人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而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的人力資本、技能還不能適應突然加大的需求。
統計資料也佐證了這一點。12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統計數據也表明,初、中級技術等級或職稱的缺工人數約為33.9萬人,占缺工總人數的88.5%。
“農時的到來和國家農業的周期性變化,使得農民工的就業機會成本增加,也會造成農民工的短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教授認為。
“我國的農業基本上是四年一個周期,2000至2003年,我國農業一直在下降,可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糧食價格逐漸提高,對于在城里打工的工資較低的那部分年輕人來說,機會成本增加,因此他們有可能選擇回鄉務農。”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惠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支隊長鐘建邦卻認為,這種短缺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且工人是絕對地缺少。“因為計劃生育20年,正好到了供給減少的時候”。
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
面黃憔悴、穿著簡樸、羞怯……提起農民工,很多人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情景。
“大吃一驚,我見到的工人和想象中差別太大”,葛友俐說,她現在看到的女工打扮入時、新潮,和城市里人沒什么區別。
老一輩的農民工在來到城市之后,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再苦再累的活也會做。很多城市人不干的苦、臟、累、險、毒等工作都被農民工包攬。
如今的農民工不會繼續接受這樣的命運。首先他們的經濟壓力沒有過去大,葛發現,有的農民工在離家前甚至沒有干過農活、沒有干過家務!而且他們的文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一些人就業目的由生存的起碼要求變成更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因此對薪資和工作條件要求比他們的前輩更高。
當勞動力市場處于“買方”市場的時候,企業可以隨意挑選勞力,勞方處于弱勢。為此,勞動強度大、長年加班、工傷得不到補償、不幫工人繳納社保等現象成為常態。如今,隨著工人維權意識的提高,他們懂得用爭取或者離開的方式抗議了。
這一趨勢,可以從雖然工人的基本工資和環境在不斷改善,但是勞資糾紛卻仍然有增無減可見端倪。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爭議仲裁辦公室主任律師朱德良對本刊介紹,近幾年,勞資糾紛變得更復雜和尖銳起來。勞資糾紛從過去的個人轉為集體化和規模化。“主要原因是工人維權意識的加強。”
而在求告無門的情況下,“處于劣勢或者被壓迫無望的人最終會用腳選擇離開”,葛友俐說道:“這也是弱者最后的辦法。”
而無論是投訴還是求告,工人們的底氣都在于,勞工供需關系的重大變化,使工人可能成為“緊俏貨”,敢于向資方要價了。
資方和政府均需反省
“缺工是一個信號,提醒資方要反省了。”黃林琰說。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常凱教授也指出,“前幾年我也在提,忽視工人的話最終要付出成本,但是我沒有想到會那么快。”
和諧的勞資關系也是生產力。這個道理過去一直被企業主忽視,以為廉價的勞力是源源不斷的,即使損害一部分的利益還有“后來者”。但工人正以自己的行動給這樣的老板以“報復”
朱德良發現,凡是經常出現勞資糾紛案件的企業,早晚都會出問題。“所以說,在市場的調節下,靠短時訂單、條件惡劣的工廠被舍棄,好的企業受到工人歡迎。穩定的勞資關系才有利于企業發展。”
其實,緊張的勞資關系中,工人有時的反抗會帶給企業巨大的損失。葛友俐以廣東某鞋廠舉例說,這個鞋廠給國外知名品牌供貨,由于不能及時解決和員工之間的矛盾,導致一個女工的“報復”。這個女工在制鞋時,放了一個圖釘在一個鞋底,之后將此事通告了工廠。一個小圖釘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已經打包準備運輸的全部幾十萬雙鞋被全部打開檢查,損失巨大。
“如今缺工有助于迫使資方重新考慮勞資關系,有利于勞資雙方緩解緊張氣氛。”葛友俐肯定地說。
除了來自工人的聲音,資方如今還面臨了政府的一些壓力。
一些地方政府的立場也在悄悄發生變化,由過去只盯著GDP數值轉而關心均衡及公正。以廣東省各地政府的做法為例,過去各地政府組織到上海、江蘇等地招商引資,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吸引資本。但從2003年開始至今,佛山市、中山市等地政府都曾出面去外省招工,并向農民工承諾了不少優惠條件,比如提供來廣東的路費、預支第一個月的工資等等。
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政府由只是青睞于資方,也把眼光投向了原來一直被忽略甚而被歧視的民工了。
官員們認識到,除投資環境外,就業環境,也將是地區的重要競爭力。事實上,從廣東的官員紛紛外出招工,即可顯示一場地區間的勞動力爭奪戰,已經悄然開始。
“勞動力總量上不會短缺,但是勞動力過剩程度降低,將會是一個趨勢,如果我國沒有大的政策變化的話,最終會走向勞動力與資本的相對平衡。”曹和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除了標明之外,本文數據均由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