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8日電 香港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內企涌港上市,既是優勢,又是風險。為此,香港證監會會一方面透過參與國際證監會汲取經驗,另一方面積極打造本地的監管架構,迎接與內地市場融合的挑戰。
“對于陸續有內地企業來香港上市,既是我們的優勢、亦是風險。以剛渡過10周年的H股為例,若沒有H股、紅籌股,香港股市的市值會有今日的程度?”香港證監會主席沈聯濤肯定有關內地企業對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作出的貢獻。“未來來港上市的將多是一些年資較淺、規模較小的民企,香港證監會所面對的挑戰又有所不同!
沈聯濤坦言,近10年香港本土的企業上市率偏低,大部分合資格企業已“上得七七八八”,但香港市場除了具備自身的藍籌企業外,亦吸引到一批來自內地的新企業,當中不乏跨國的國企及紅籌,為香港及內地帶來好處。沈聯濤也明白到內地企業管治有別于香港,這正正是香港獨有的優勢,亦是風險所在。他表示,許多來港上市的內企不乏資金,來港上市的大方向、政策是基于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國際的監管準則,希望藉此帶動企業本身的改革。
“現時香港已是除日本以外亞洲區最大的市場,未來中國很大機會成為區內最大的市場,作為國際窗口的香港所占的份額少不了,怎樣與深圳及上海交易所合作也是其中一項很大的挑戰!碧岬轿磥硐愀圩C監面對的最大挑戰時,沈聯濤認為還是離不開與內地融合時,所產生的問題。
截至2004年3月底止,共有1,048家企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總市值達57,695億港元(約7,408億美元),較去年大幅上升68%。以市值計,香港成為全球第8大證券市場,較一年前的排名上升3位。去年進行首次公開招股股份共有75只,集資額達764億港元,當中超過60%來自內地H股。
沈聯濤在98年10月加入香港證監會并擔任主席一職至今,轉瞬間已經六年,是香港證監會歷來任期最長的主席,六年間他經歷了香港市場各種風雨,如亞洲金融風暴、交易所上市、仙股事件、民企風波、與內地市場融合及特區政府數換財政司等數之不盡的棘手挑戰,他都一一應付過來。甚么才是成功監管之道?沈氏的答案是“不偏不倚”四個字。
他笑言:“不偏不倚,講就簡單做就難。做監管一定要訂下準則,但并不容易,你訂太高會受指摘,太低又受責,所以不偏不倚最難做,最重要是找到“中庸之道”。太多人贊我執法可能會不準確,太多人罵我可能會做得過份,若兩方面的聲音是一樣,即表示我做對了!
他又覺得,監管工作最重要是與各方面溝通合作,而且工作不是靠個人,是大家的努力才能達到共識。
沈聯濤簡歷
72年肄業于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頒經濟學一級榮譽學位
76至89年出任馬來西亞央行首席經濟師及助理行長(主管銀行及保險業監管)
89至93年借調到美國華盛頓區世界銀行,出任金融發展部高級經理,專責金融市場及支付系統的工作
93至98年加入香港金管局出任副總裁,掌管儲備管理及外事經研部
98年至今出任香港證監會主席,任期至05年9月30日止
99年擔任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名小組成員
02年擔任國際證監會技術委員會轄下的主席會員會其中一位主席
03年成為三十人集團會計項目的成員
03年10月至04年5月任國際證監會技術委員會臨時主席
04年5月正式被委任為國際證監會技術委員會主席,任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