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8日電 最新一期《廣角鏡》月刊發(fā)表一篇題為《臺美軍事聯盟的戰(zhàn)略玄機》的文章,披露了美臺軍事合作方面大量的最新訊息。以下是該文詳細摘要:
臺美聯盟抗衡和平崛起
臺獨分裂的戰(zhàn)略支點,就是要破壞中國的和平崛起。臺北的一位高階軍人表示,現在臺北與北京對抗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中美敵對、寄托在美國主導的臺海軍事敵對之上。北京的和平崛起口號讓臺北政客們很害怕,因為大陸和平崛起會令臺獨滅亡,這就是臺北朝野統獨各派政客共同推動臺美軍事政治聯盟的真正動因。這表明,在兩岸軍事對抗問題上,必須避免將島內出于極復雜政治斗爭的各黨政客的統獨口號表態(tài),當作真實的矛盾立場狀況而引入對臺決策之中,而是應當在這一問題上將臺各派政客們看成是一體的對手。
臺當局近來推進臺美軍事政治戰(zhàn)略聯盟的關鍵力量,并非因為民進黨的絕對壯大,亦不是公開支援臺獨的勢力在數量力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發(fā)展,問題的關鍵在于,臺北各政黨與大陸堅持對抗下去的一致立場和動機。
據悉,去年下半年之后,華盛頓派往臺北的軍、政、特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他們對臺島朝野各黨各派各階層,作了非常大工程的調查訪問,去年末與今年3月初及3月下旬,分別向華盛頓提出了秘密報告。臺北的知情者透露說,這些秘密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一、臺北朝野各黨各派都支持與大陸對抗、支持與美國發(fā)展軍政聯盟的關系;二、臺北各方面都明白充當反大陸軍事政治橋頭堡的后果,他們甚至期望這種結果;三、美國重開臺灣軍事基地的可能性比過去更大;四、陳水扁連任比連戰(zhàn)上臺更能穩(wěn)定臺灣、更符合美國需要;五、臺北各黨各派都對北京和平崛起感到巨大壓力與恐懼、害怕失去與北京對抗的能力,所以,新一輪對臺軍售案不會在臺北遭到強大阻力。
臺美軍事聯盟的新動向
6月中,臺軍舉行一年一度的漢光軍事演習。這次軍演與以往不同的是,有多達60名美軍軍官參與,也有日本軍方參與。名義上,總指揮是臺軍“參謀總長”李天羽,但是美軍的一位少將卻扮演了指揮實職。傳媒稱這次軍演的美日臺合作大勝解放軍的結果是造假,其實不然。美軍在臺這次軍演中作了他們想要的實驗,在兵棋沙盤推演時,他們先以臺軍單獨與解放軍對抗,結果臺軍大敗,輸得很慘。然后,他們改以美軍為主,日軍、臺軍只服從并配合美軍與解放軍對抗,卻是他們大勝。
為什么這么多美軍軍官公然參加臺軍軍演,并且作這種方式兵棋推演?陳水扁連任滿月時赴臺祝賀的華盛頓前駐臺代表夏馨,一語道破了天機。她在臺北秘密會見各黨首腦時說,“6,000億新臺幣軍購預算,購神盾艦及愛國者飛彈,不是臺軍全部需要,也不僅僅是單純的臺軍需要,更是因為這樣有利于美國在戰(zhàn)時協助臺灣時的方便。”這意味臺北與華盛頓目前已經在軍事裝備與軍事戰(zhàn)略上,著眼于臺美一體化,著眼于美軍能夠指揮臺軍對抗大陸的共同戰(zhàn)略。
早在2000年下半年,臺北便全面向美軍開放自己的一切軍隊與軍事秘密,美軍對臺軍的知曉,實可謂已了如指掌。同時,臺美軍事聯盟的步伐也越邁越快,做得比人們知道的要多得多。照五角大廈提出的要求,未來十年,臺北要向華盛頓支付的軍購賬單,至少要12000億新臺幣以上,這還不包括后續(xù)維持及整編實現戰(zhàn)斗力的巨大開支。
在野黨反對這種軍購,其實只是不得已的口非心是的政治作秀。不久前,國民黨籍“立法院長”王金平,率領朝野各黨“立法委員”代表訪問美國,參觀美國軍工廠與軍事基地,在華盛頓被奉為上賓,他們不僅沒有表示堅決反對這種軍購,反而向美國軍方、議員和官員表示支援這軍購、支援臺美軍政聯盟的非常決心。
臺在野黨十分明確的一貫支持臺美軍政聯盟對抗大陸立場,比所謂公開臺獨勢力的發(fā)展,比陳水扁連任,對北京有更值得深思的方面。
美海外軍力重心移至東亞
傳媒報道稱,五角大廈已經下令,美國在東亞的空海軍力量,以臺海為目標,前移到距臺島最近的基地。五角大樓也已決定,將其在海外的軍力,由歐洲、中東轉到東亞臺海周邊為重心。還有消息說,臺北方面從新加坡對美航母開放基地,以及菲律賓、印尼、泰國與美軍合作中得到啟發(fā),正策劃爭取美國弱化在韓國軍事基地的地位,而將美軍轉到臺島在臺重開軍事基地。如果美軍重開在臺本島的基地辦不到,則找借口想辦法讓美軍在臺本島周邊外島設基地,以類似航母檢修停靠基地的名義,企圖實現他們認為的美國亞洲太平洋軍事戰(zhàn)略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的中間一環(huán)。
戰(zhàn)爭解決臺海問題更難了
當然,就像許多人認為臺獨是假的,認為臺北斗不過北京那樣,以為華盛頓不敢重開臺島軍事基地、華盛頓不會放手讓臺北發(fā)展攻擊性武器的,當然也大有人在。但十多年來臺海兩岸的現實是:今天要以一場戰(zhàn)爭解決臺海問題,不是比過去更容易了,而是更難了,代價更大了,而且代價越來越大。北京和平崛起理想,受到了來自臺北與華盛頓的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