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3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近日率團訪問了俄羅斯科學院。路甬祥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透露,中國在實施探月計劃時同俄羅斯合作至少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并在業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做更有價值的研究工作。
路甬祥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擁有悠久科學傳統的國家,特別是在蘇聯時期獨立自主地開展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科學大國。它不僅在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基礎領域有非常豐富的積累,在海洋、空間等戰略高技術領域也曾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近年來,俄羅斯科技設備老化、人才流失的狀況明顯改觀,國家支持力度加大,俄科學院預算已經連續三年以20%的幅度增長。
目前,中俄兩國科學院在基礎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產業轉化等方面合作形式多樣、成效卓著。路甬祥介紹說,俄羅斯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礦藏學、北極圈極地和凍土研究、海洋研究等方面有著很強的實力,在這些學科兩國科學院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他頗有感慨地講述了此次參觀俄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的感受。他說,這個研究所早在30多年前就發射了金星探測器,利用遙感技術研究金星表面地貌、物質構成。即便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當初取得的成果也是處于相當高的水平。
另外,俄羅斯早就獲得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而且做了許多隕石方面的研究。中國在實施探月計劃時同俄羅斯合作至少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并在業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做更有價值的研究工作。(呂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