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CEPA簽署一周年,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CEPA把中央和特區政府在各個經濟領域的合作有系統地連接起來,使大家能有系統地、制度化地加強溝通合作。
唐英年昨日在香港工業總會午餐會上發表演說,形容CEPA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打開一個有如寬頻般的廣闊溝通渠道。“就像打通了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商界的經脈一樣,共同攜手為兩地的合作發展積極推進。”他指出,過往兩地的商談,很多時候都是香港商界自發性的,因此往往事倍功半,CEPA就將商界和政府原本各自做的功夫,都歸納在這嶄新的平臺上。
全球唯港享絕對優勢
昨日剛好是CEPA簽署一周年,唐英年說,CEPA將香港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融合上,令大家更了解內地與香港經濟唇齒相依的關系,知道香港的腹地,并不單單是大珠三角,而是整個祖國內地;各行業的發揮空間,是有十三億人口而經濟正高速增長的大國家。全球唯獨香港擁有這個絕對優勢。
他指出,CEPA是“一國兩制”下,符合內地和香港共同利益的全面經貿合作安排,其意義不只是提早開放內地市場,讓香港產品和服務早得先機,更重要的是符合了香港經濟轉型及內地為全面打開貿易大門作準備的需要,使內地企業能走向國際。
表現慢熱屬意料中事
對于有人批評CEPA的短期效益未如想象般大,他反駁稱,CEPA是一個新產物,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商界需要時間摸索,表現慢熱是意料中事。但無可否認,CEPA的落實扭轉了整個香港經濟的氣氛,第一季的增長已高于預期,他有信心全年經濟增長將會達到預測的目標。事實上,商界已開始掌握這個機制,最近商界向港府要求納入下階段零關稅產品就有七百多宗,是原來CEPA涵蓋產品的兩倍,他相信CEPA的效益將會逐步顯現,并有助增加更多就業機會。
轉型考驗社會承受力
他進一步表示,香港的經濟轉型還在進行中,當前的轉型歷時多年,社會的承受能力受到相當大的考驗。針對制造業勞動人口減少、人力資源錯配,當局已在人才培訓和人力配套方面作出積極配合,而個人游的實施,便可為目前較低技術的勞動人口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有關措施已初見成效,但仍未能徹底改善現狀,令所有人受惠。
他鼓勵工商界加強培訓員工、提升員工技能,讓員工與時并進,又強調這既有利于企業加強競爭力,亦將起穩定社會、凝聚社會力量的作用,最終有利于經濟整體發展。
他表示,自今年一月一日實施以來,CEPA運作整體順利,當局已批核了超過一千一百份原產地證書申請,貨品出口總值超過四億五千萬港元;在服務貿易方面,當局批核了超過三百份《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申請。
他表示,內地在短時間內補充、修訂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了CEPA的全面落實;而兩地有關部門亦通力合作,包括在兩地海關建立網絡專線,使零關稅貨物更有效率地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