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國家審計署曝光一批亂管理、亂投資、違規挪用資金的違規大案,因此而掀起過一場動靜不小的“審計風暴”。可在一年后的今天,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李金華署長再次提交了一份讓人觸目驚心的審計“清單”。
這份“清單”,起碼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事實,去年的“審計風暴”,不僅沒有嚇住那些蓄意違規、違法的人,而且似乎連違規、違法的障礙都沒見增加。
對那些違規、違法的事實,我們都已沒有過多談論的必要。當下最令人沉重的,是我們納稅人一分一厘積聚起來寶貴財富,為什么會那么輕而易舉地被擠占、挪用、套取?
國家體育總局動用中國奧委會專項資金建設職工住宅小區,一個多億的建設項目就發生在北京,難道就沒人發現?其它違規違法,不說也罷……作為百姓,我們除了罵那些黑了心的違規、違法者,心中也有許多解不開的疑問:有關部門難道就不該檢討自己在國資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嗎?
從李金華的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對財政預算、財政支出的管理確有失之粗放的地方。“財政部在每年編制和報告中央財政總預算時,未將其細化到地區和項目,使資金分配缺乏透明度”,只管撥錢,不問去向,盡管是問題的總根源,但是在現有體制下,指望財政部將資金管理細化到具體項目,恐怕也并不是說一句話那么簡單。這肯定需要中央從體制的高度來著手解決。
此外,預算、救災等資金撥付到中央部委或地方,如何支配、使用這些資金,當前的環境寬松得令人難以置信,隨意地預留、挪用,填補自身的“財政窟窿”,竟然長期無人過問。國家商業銀行的死賬、呆賬,幾乎無一例外是內外勾結、惡意欺騙的犯罪,集中暴露了金融保險業內部控制不力、領導者失職等嚴重問題。
現象的背后,折射的是當今社會管理層不少人難以救藥的頹敗意識——缺乏對法律、法規起碼的敬畏,聯起手來欺騙上級,過手的錢財決不放過“刮一道”的機會。照這樣發展下去,向災民發放救濟款,怕是都要國務院總理親自一家一戶地兌現了。
我們實在不敢想象,明年的這個時候,李金華向全國人大拿出的又將是一份什么樣的“清單”?
對當下“雁過拔毛”的普遍做法、對國有金融保險業的“敗家子”作風能否徹底根除,筆者不敢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希望在未來的一年內,中央政府能把國資管理的漏洞多做填補,少留些被人鉆的空子。
當前最緊要的,是嚴格實行國資的撥付、使用連鎖追究制,每個環節責任到人;是嚴格實行國資使用效果問責制,而且就從本次李金華開列的“清單”所涉之人開始。(稿件來源:人民網 作者:馬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