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博士焦建國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財政法制化程度低,政府官員花錢沒有任何制約,更沒有預算,因而公車消費也就成了無人問責的空白”。
焦建國說“讓既得利益群體來改革自己,改革不可能成功,必須要有外在的推動。”他介紹,在國外,實行層次分明的責任制。每年年初,所有花費財政資金的政府部門,都會向政府財政管理部門提出預算申請,政府財政管理部門匯總后,上報給行政首腦,最后再遞交給立法部門批準。財政預算得到立法部門批準后,必須嚴格執行,違反預算,就是違法。
焦建國表示,中國需要建立嚴格的預算制度,建立一個類似的責任鏈條。他舉例說,在財政預算上,應該是一個縣具體的政府工作部門,對縣財政負責,縣財政對縣政府負責,縣政府對縣人大負責,縣人大對民眾負責。通過這種鏈條,建立嚴格的層次分明的預算制度,只要是在預算外的消費,就是違法,就要受到懲罰。
“公車消費,只是職務消費的一個部分。包括公車改革在內的職務消費改革,必須是一個系統工程。”焦建國提出,這個系統可以分為3個方面。
第一,職務消費的各個要素的改革要同步進行,平衡開展,不能把公車改革單獨拿出來。除了公車消費,職務消費還包括公款吃喝、會議開銷、接待費用等等。各種改革需要同步、配套,否則就沒有效果。
第二,改革必須在全國范圍和整個行業內同時進行。焦建國舉例說,在一個省里,相鄰的兩個縣,如果一個縣進行了公車改革,一個沒有。“兩個縣的干部同時去開會,一邊是豪華公車,一邊是自己騎車、坐的士,這樣的局面不可能能讓改革長久下去。所以,改革必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
第三,改革必須從上級開始,至少也是上下級同步。職務消費是一種社會特權的表現。改革過程中,上級機構必須給下級機構做出表率。如果只是讓下級改,上級不改,很難推進。
焦建國還提出,要警惕職務消費“最后的瘋狂”。他分析說,近來有些地區出現了瘋狂購買豪華公車的現象,不排除在大范圍改革前“撈最后一把”的心態。在國家沒有相關政策出臺的時候,現在買車,特別是豪華車,將來出臺政策說要賣給個人,他可能會以相對低價占到便宜。所以,焦建國呼吁相關部門能夠注意到這一現象。(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