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法國前總理勞倫·費比烏斯稱,“6月6日是‘自相矛盾的一天’,因為人們一邊慶祝歷史一邊譴責現實”
文/王娜娜
6月5日,大約600名美國傘兵模擬1944年6月6日凌晨1時,美軍第82空降師奪取法國西北部村莊圣梅爾埃格利的情景,在法國“從天而降”,拉開了紀念諾曼底登陸60周年序幕。
為了參與紀念活動,6月3日,布什及夫人一行開始了歐洲之旅,但對于布什,這位既是60年前英雄戰役的繼承人,又是伊拉克戰爭的發動者,歐洲人并不那么歡迎。
6月4日,在意大利羅馬,成千上萬的反對者抗議布什的到來。隨后,布什抵達法國巴黎的當天,巴黎市中心云集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者。
與布什受到的待遇相反,第一次出席諾曼底登陸慶祝活動的德國總理施羅德,備受矚目。
只有歐洲的德國,不存在德國的歐洲
施羅德在慶典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我非常高興納粹德國戰敗,納粹德國應該戰敗。我不是以戰敗國身份,而是以被解放國家新元首的身份參加這個慶典。”德國總理第一次出席諾曼底登陸慶典活動,意味著歐洲人已經完成了戰勝國和戰敗國對歷史所造成的心理障礙的成功跨越,而且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和平信號:只有歐洲的德國,不存在德國的歐洲。
“為什么60年前納粹犯下的罪行,我們今天仍然要受到譴責?”一位柏林24歲的婦女不滿地說道,“一些美國人在伊拉克實施暴行,可人們并沒有譴責每一個美國人。我希望施羅德的這次出席能夠讓我們的處境有所改善。”
長久以來,德國人都期望著能夠徹底告別那段歷史,隨著施羅德總理首次出席以前只有戰勝國才能參加的慶典,這一愿望在6月6日這天達到高潮。據德國一家新聞雜志調查表明,71%的德國人認為施羅德出席慶典是非常正確的。
德國柏林洪堡德大學的歷史學家Heinrich August Winkler說,“如果是10年或20年前,科爾出席這樣的活動,一定會給他的右翼政黨帶來麻煩。但是施羅德的出席沒有遇到任何反對,這說明德國人已經從戰敗中吸取了教訓,與過去徹底決裂。”
今年1月1日,德國政府發言人托馬斯·施特格向外界宣布,“(法國總統)希拉克先生在圣誕節前向(施羅德)總理發出了邀請(參加諾曼底登陸60周年的紀念活動)。”施羅德當即興高采烈地接受了邀請。
“施羅德這次受邀去法國有這么幾重含義,”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問題專家孫恪勤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第一,德國要告訴歐洲和美國,戰后的歷史已經結束,新的時代已經開始。第二,在美法交惡的環境下,法國需要提升它的外部環境,因此爭取德國。第三,進一步促進最近以來德法之間的和諧關系,共同攜手應對未來歐洲的挑戰。”
歡迎美國,不歡迎布什
慶典當天,歐洲彌漫著一種濃厚的氣氛——對歷史上為歐洲解放做出巨大貢獻的美國與目前布什所領導的美國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與國際系博士大衛·貝克(David Baker),在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此次布什歐洲之行的重點時說:“布什首先想為自己在國內的競選連任尋求政治資本,即繪制出自由伊拉克的藍圖;還有就是尋求化解與法國的緊張關系,以此為條件換得美國對最近聯合國關于伊拉克決議的支持,即為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讓聯合國主導伊拉克事務,并明確規定美國撤出的時間。”大衛·貝克認為,除非美國對法國的要求做出認真的讓步,否則法國不會滿足布什的愿望。希拉克和他的歐洲伙伴國,甚至一些支持伊拉克戰爭的國家抱怨說,布什根本就不知道,美國只有與歐洲聯合起來制定方案才能結束巴以沖突,才能在中東地區建立互信。
同時在歐洲,人們普遍對美國表示失望,特別是在馬德里地鐵爆炸案以后。他們認為伊拉克戰爭把更多的恐怖和不穩定帶到了中東,也帶到了歐洲的心臟地帶。一家法國雜志《快報》的主編Alain Louyot說,“歐洲人覺得布什不聽任何人的建議,他像是個自我中心主義者。
而根據法國《解放報》6月3日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8%的法國人不再相信美國。而據另一項民意調查,85%的法國人討厭布什。
法國前總理勞倫·費比烏斯6月1日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稱,“6月6日是‘自相矛盾的一天’,因為人們一邊慶祝歷史一邊譴責現實。為紀念那些為自由而犧牲的勇士們,布什作為他們的總統應該受到歡迎,但是我們卻不歡迎他,因為那些令我們喜歡美國的價值觀都被他否定了。”
美歐矛盾難以短期彌和
希拉克因為領導歐洲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使歐美關系尤其是法美關系出現緊張,在伊拉克重建問題上,雙方也分歧嚴重——整個跨大西洋聯盟面臨著破裂的危險。
一年前,布什曾在聯合國氣憤地說:“希拉克再也別想去我的莊園參觀了”。
理查德·豪爾布魯克,美國負責歐洲與加拿大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6月3日在巴黎表示,“在法美關系緊張的兩年里,雙方都表現得太孩子氣。雙方都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失誤。如果不這樣做,最近幾年出現的這種不好的苗頭會明顯升級。”布什與希拉克兩人如何協調彼此的關系,將決定未來跨大西洋聯盟的基礎。因此,有分析說,布什與希拉克正在努力營造友好氣氛。
希拉克告訴記者:“我從來沒有生過布什先生的氣,我也從來沒有感到他在生我的氣。”希拉克在演講中也提到:“法國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犧牲的人們,是他們把我們的土地從納粹的魔掌中解放了出來。美國,我們永遠的朋友,我們不會忘記,你們是有恩于我們的。”
布什在接受巴黎一家雜志采訪時,承認在伊拉克問題上與法國有分歧,但他補充說,“今天我們應該努力捍衛我們共同的信仰。”
“布什與希拉克雖然會向著團結的方向努力,但是實際上緊張關系尤在。”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歐洲中心主任,高級歐洲研究員理查德·卡普勤(Charles A. Kupchan)對本刊記者說,“盡管在6月份之后還有八國首腦峰會、美歐峰會、北約峰會等一些列活動,我不認為布什會說服歐洲人向伊拉克提供更多具體的幫助。”
歐盟在政治上正日益獨立,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大西洋聯盟關系的緊張。如果雙方繼續沿著各自的路走下去,他們不僅不再是合作伙伴,還可能成為公開的競爭對手。如果這樣的話,權力平衡邏輯就要引入大西洋聯盟里面來了。所以美國和歐洲都意識到了這樣的危險性,正在努力重建一個更為成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卡普勤教授曾經預言,北約聯盟在本世紀初的十年時間里將會崩潰,他認為“歐洲的反布什情緒將會轉化成反美國情緒。不管2005年誰當總統,都不會改變。”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總第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