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一般電影節舉行的電影論壇少有記者愿意參加,但昨日下午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的“中國新電影導演對話國際著名影評人”的電影論壇卻座無虛席,中央戲劇學院的老教授、國內各大媒體的記者將論壇現場塞得滿滿當當。據悉,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以來最受矚目的一次活動,比任何明星的到場都要轟動。曾被封殺過的“地下電影”導演賈樟柯、王小帥、朱文等人集體亮相,他們都是首次參加中國內地電影節。這場從“地下”到“地上”的公開集體亮相,儼然是第六代導演的一次“出土”記。
第六代面臨新舊交鋒
盡管昨天論壇涉及的話題非常分散,但對話始終糾纏著關于中國電影“新”和“舊”的交鋒。就像王小帥說的,作為導演來說他們已經不“新”了,第六代導演從開始拍片,就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當代中國,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拍的電影無處放映,根本與觀眾見不了面。“我記得國內第一次放我的電影是在一個老外家里,我不希望拍出來的電影得到這樣的結果。”
論壇上,美國著名影評人大衛·鮑德威爾的一句話或許可以解答集中在第六代導演身上新舊交替的狀況。“我的朋友都說做電影最簡單的就是把它做出來,最難的是把它發行出去。”的確,對于可以真實觸摸到的市場以及用票房來衡量成績的電影院,第六代導演們正在面臨的或者說即將要面臨的,是一塊全新的領域。
新片有望與觀眾見面
與上影廠合作的《世界》已是賈樟柯的第4部電影了,如果說之前的《任逍遙》《站臺》《小武》可以用參加過國外電影節和得到過多少國際獎項來評估,那么《世界》是他第一次拍給中國觀眾看的。“《世界》是我面對市場的第一次嘗試,這兩年來我一直在做的,就是想讓我的電影正常放映,做了很多導演之外的工作。希望今年9月或10月能在電影院看到《世界》。”有賈樟柯在前,王小帥今年與上影合作的新片《我十一》也將進入運作,他說:“這是對市場的第一次嘗試,按照我的個人經驗,還不足以對市場回報和票房這樣的問題做出回答。”
“出土”背景:中國電影導演面臨斷代
昨日與會的一位電影專家告訴記者,中國電影如果不再扶持年輕一代,在未來的幾年里中國電影市場將全部被好萊塢吞噬。張藝謀也好,陳凱歌也好,第五代導演終究會老去,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的思維、他們的風格都將落伍,中國電影導演已經面臨著斷代的危險!于是,有關方面決定扶持年輕導演,對于曾經違反《電影管理條例》的“第六代”進行政策教育,只要能改過的、能按照政策拍攝影片的,將統統予以“釋放”。據悉,國家廣電總局曾在去年底對話“第六代”,今年初,國家廣電總局又在深圳專門召集他們開了一場特殊的會議,王小帥的《自行車》解禁,接著傳來賈樟柯與上影合作拍攝《世界》,導演朱文邀李雪健拍攝《云的南方》……
昨日,參加本次電影節的廣電總局有關領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歡迎他們來繁榮中國的電影市場”。
第六代導演及影片
“六十年代生人”的第六代導演成長于上世紀80年代,亮相卻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中多數人的部分作品至今沒有公映,“第六代”雖然有著一致的思想淵源,反映在作品內容和形式上卻千差萬別。他們實際上是無法命名的一代。代表人物有賈樟柯、張元、王小帥、姜文、張揚、管虎、朱文、李欣等。
張元早期代表作:《東宮西宮》《過年回家》等浮出代表作:《看上去很美》賈樟柯早期代表作:《小武》《站臺》《任逍遙》浮出代表作:《世界》朱文早期代表作:《過年回家》(編劇)、《巫山云雨》(編劇)、《海鮮》浮出代表作:《云的南方》(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參賽片)王小帥早期代表作:《蘇州河》《十七歲的單車》(《自行車》)浮出代表作:《我十一》 李欣早期代表作:《花眼》浮出代表作:《自娛自樂》(本屆上海電影節開幕片)
第六代導演說
賈樟柯:我們缺的東西太多
我并沒覺得現在就是回歸主流了,“第六代”的浮出可以說是從一種體制進入到另一種體制,我們這批人從一開始就堅持用獨立的態度去表達自己,而現在終于進入到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我剛拍了新片《世界》,這是我第一次與市場結合做電影,在這方面我們缺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缺少一個相對年輕的制片人群體,缺少有想像力的發行營銷群體,我們面對的困難太多了,大家只能一步步來試驗。而中國導演面臨的事情就更多了,負擔更重。
王小帥:這是我們的第一步
從去年開始,中國電影對市場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投資方對給第六代導演投資信心并不大,因為他們不了解市場對“第六代”的答復。雖然上影方面給我和賈樟柯都投拍了新片,但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只有當我們的作品進入主流市場后,可能才會有一個結論,但我認為結果可能和投資者的信心不匹配。
朱文:分不清體制內體制外
我自己拍攝電影的時間比較短,以前是當作家,后來才當導演,所以直到現在我仍然分不清電影體制內和體制外的電影到底是什么,但我是“地上”的和“地下”的電影都拍過。(來源:信息時報/成都商報、作者: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