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8日電 《中國財經報》今日載文指出,中國石油工業“十五規劃”制定了“立足國內、開拓國際、加強勘探、合理開發,厲行節約、建立儲備”的方針,首次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國家石油供應的安全性。
根據美國、日本等西方主要國家的經驗,石油儲備從開始建設到真正發揮作用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及早建立中國石油儲備體系,可以減少經濟代價,有利于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活動中處于主動地位。專家建議,借鑒外國相關經驗,應立法先行、合理確定規模、分區域、分步驟實施的方式逐步建立。
文章中介紹稱,石油儲備分為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不承擔平抑油價的作用,國家只有在石油供應中斷等緊急時刻才會動用這一儲備,在石油價格動蕩的時候,相關企業也要在正常的周轉庫存外建立和增加相應的商業儲備,作為對國家戰略性石油儲備的重要補充。
戰略石油儲備具有商業儲備無法取代的特殊作用,當國際石油供應突然發生中斷或國際油價暴漲危及國家安全與社會經濟正常運轉時,戰略石油儲備的動用往往具有抗拒風險、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價的功能。在平時,戰略石油儲備對穩定國際油價、影響石油輸出國的政策及調整市場心態,亦具有不可忽視的靜態威懾作用。
概言之,戰略石油儲備是一個國家對應政治和軍事危機的最重要工具,被視為減輕能源安全脆弱性的關鍵武器。作為一種防御性的威懾力量,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絲毫不次于核武器。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要求,其成員國擁有至少90天純進口量的戰略石油儲備,這是加入該組織最為關鍵的條件。在全世界石油進口大國中,中國是惟一沒有任何戰略石油儲備的國家。
目前,中國的石油儲備尚處于初級階段,長輸管線儲存量為2-5天,鐵路運輸儲存量為7-15天,水路運輸儲存量為15-25天,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為21.6天,都是生產性的庫存,沒有戰略儲備型庫存。(門洪華、高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