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歷程
哈爾濱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重點布局建設的機電工業基地。建國初期和“一五”時期,“南廠北遷”16戶大中型企業落戶哈爾濱,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中的13項建在哈爾濱,新增了27個工業行業,迅速成為一個以機電工業為主體,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骨干,以投資類產品為重點,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基地!叭髣恿Α、“十大軍工”名揚全國,電站設備、軸承、工量具、農林機械、工程機械、電工儀表、亞麻、鋁鎂加工材,以及飛機、坦克等軍工產品,在全國都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196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僅次于滬、京、津、沈,列全國城市第5位。
進入六十年代,由于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家工業布局重點轉移,哈爾濱市工業轉入平穩發展階段。隨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逐步加劇,投資渠道單一、企業缺乏內在動力和創新機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緩慢等弊端日益顯現。哈爾濱市工業化進程持續推進動力不足,產業組織、技術和產品“定型化”,并隨時間推移而逐步老化。八十年代,雖然對老企業技術改造有所重視,但技術改造資金投入規模不大、使用分散,大部分技術改造項目屬于填平補齊、水平延伸式的適應性改造,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工業整體老化和部分行業衰退的趨勢。九十年代,國家把哈爾濱市列為“八五”時期重點改造的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在國家老工業基地重點改造政策和專項貸款支持下,加大了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支持和培育了電站、汽車、醫藥、食品等一批優勢行業,遏制了工業在全市經濟中比重持續下降的趨勢,初步形成了工業發展新格局。200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總體扭虧。
總體看,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經歷了五十年代迅速形成,六十至八十年代平穩發展、漸趨老化,九十年代以來在困境中調整改造、再現生機的演進過程。目前,正處于調整改造的攻堅階段。
二、現實基礎
哈爾濱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產業技術基礎雄厚,區位及載體條件有利,具備調整改造為新型工業基地的現實可能和巨大潛力。
——重要的中心地位。哈爾濱是東北北部規模最大、綜合功能最強的中心城市,黑龍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龍頭”和“窗口”。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232億元,占全省的31.7%,占東北三省的10.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050元,分別高于全省及東北三省平均水平2866元和548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9.3億元,占全省的42.4%,占東北三省的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61億元,占全省的33.2%,占東北三省的10.3%。工業增加值347億元,占全省的18.3%,占東北三省的6.9%,集中了全省制造業的41.8%,機械制造業的74%。在全省資源型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中,哈爾濱市具有制造業中心、工業技術中心和科技研發中心的重要地位。
——雄厚的產業基礎。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種植業結構不斷優化,畜牧業快速發展。積累形成了上千億元的工業資產,擁有較為先進的技術裝備,具備電站成套設備、飛機、燃汽輪機、汽車等高技術、高加工度產品研發生產能力;具有底蘊豐厚的工業文化傳統,培育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科研、管理隊伍和產業工人大軍,F代服務業、新型商業業態、旅游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適應當代經濟發展趨勢的內生增長機制和優勢發展格局。
——較強的科技實力。大學和科研院所眾多,智力資源豐富,綜合科技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列第6位;擁有一批國家工程中心、技術中心,辟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機制較為完備;初步形成了現代農業、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技術、生物技術及新醫藥、新材料、環保及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群;民營科技企業成長迅速,已成為拉動全市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生力軍。
——完善的城市載體。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金融、流通、交通、信息、科技、教育、社會服務等產業高度集聚,功能較為發達,可以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資金、物流、信息、科技、人力資源、智力和社會服務體系的多方面需求,具備良好的載體條件。
——優越的區位條件。哈爾濱位于東北地區生產力布局一級“T”型軸的連接樞紐點上,可以憑借“沈長哈”和“哈大齊”兩大重化工業帶,確立以高加工度工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是全省“南聯北開”、全國對俄經濟技術合作、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豐富的腹地資源。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地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轄區及毗鄰地區集中了幾十個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是國家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腹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廣闊的農村市場,為城鄉互補、工農聯手、發展綠色農產品深加工提供了基礎條件。另外,省內石油、煤炭、電力、木材等資源豐富,哈爾濱市與腹地產業結構互補性強,經濟技術合作潛力巨大。
三、主要問題
——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哈爾濱市“大城市、大農村”特征顯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目前,哈爾濱市有400多萬農業人口,城鄉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相差2.8倍和2.5倍,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難,是制約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突出問題。
——工業地位和作用弱化。1952年至1985年,哈爾濱市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以上,而2002年僅為0.57%,工業增長相對滯后;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80年為49.8%,但2002年僅為28.2%,遠遠低于國內同類城市的水平;全市工業自1991年連續9年凈虧損;2002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89.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0.8個點;虧損企業239戶,虧損面31.2%,虧損額11.4億元。工業在全市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削弱,對全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弱化。
——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突出。2002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5.8%,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81.3%;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不到位,改制企業中,國有股占全部股本的67%;支柱產業和企業集團對全市經濟的支撐和帶動作用仍較弱,汽車、食品、醫藥、電子信息四個培育中的支柱產業工業增加值93.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6%,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僅有兩個。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約占15%,國內先進水平的約占30%,技術結構總體偏低。
——資源集聚能力弱。至2002年末,全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9.4億美元,遠低于國內同類城市水平;國有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由1995年37.9萬人減少至2002年32.1萬人,科技資源流失嚴重;科技成果的本地轉化率低,高技術企業外遷現象呈上升趨勢;工業投入力度不足,1980年至2002年投資率平均為24.5%,明顯低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急劇下降,“六五”時期平均為51.4%,“七五”時期平均為45.4%,“八五”時期平均為40.0%,“九五”時期平均為26.1%,“十五”前兩年平均為21.0%。
——國有企業包袱沉重。國有企業冗員多,債務及不良資產比重高,企業辦社會問題仍很突出。到2002年底,全市仍有21萬人需退出國有身份,12萬人進行再就業上崗培訓,欠職工冬季取暖費、醫藥費、工資及出中心經濟補償金等共需費用84.7億元。全市國有企業辦學校103所,職工醫院65所,自辦公安、消防等后勤服務單位127個,每年需支付經費8.9億元。
——社會保障壓力巨大。由于老企業多,我市社會養老保險受益人38萬人,占投保人總數的42%,平均2.4人養1人,養老基金收不抵支,累計缺口達17.6億元。按時足額交繳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參保企業只占31%,已累計拖欠兩費9.7億元和3.1億元。醫療保險覆蓋面低,農村醫療保險剛剛起步。享受低保人數近30萬人,財政負擔沉重。
——就業形勢嚴峻。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加大、新成長勞動力增加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等多方因素聚合作用,造成我市就業、再就業壓力增大。近年就業轉失業的人員逐年增加,2001年為2.6萬人,2002年為3.6萬人。全市每年結存失業人員10萬人,新成長勞動力5萬人,新增下崗失業人員3萬人,共計18萬人,目前哈爾濱市經濟發展水平只能安置8—10萬人,就業不足的壓力近期難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