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近500萬名公務員的國家公務員法草案,一周前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公務員職級劃分做出較大調整——在“當官”之外,公務員即使沒有職務的升遷,也可以通過職級晉升獲得待遇的提高。
草案仍在修改中,但在湖北枝江,一場讓“升官”無望的公務員提高待遇的改革已經落幕。
參與起草公務員法草案的專家宋世明評價:“枝江的試點改革意義非凡,拓寬了公務員的職業發展空間,也沖擊了‘官本位’思想。”
29年,還沒干上“副股級”
47歲的朱高榮,是宜昌所轄縣級市——枝江市國稅局的職工,他在這里工作了29年。
“可是,到現在我連個副股級都沒干上。”朱高榮說。股級是科級下面的一個級別。
朱高榮在局里是個體戶管理員,平均每月收入1400元左右,在枝江這樣一個縣級市,收入水平并不低。不過,妻子下崗、兒子上初三,這讓朱高榮還是明顯感覺到經濟方面的壓力。
29年沒有升職,并非朱高榮工作不努力。據枝江市國稅局辦公室主任金前進介紹,朱高榮先后有10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兩次獲得市級“十佳”稅務工作者稱號。
“沒辦法,領導崗位只有這么幾個,大多數職工干一輩子也只能干個基層的科員、辦事員,連個副科都夠不上,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也一直比較低。”該局一位副局長說。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一直參與國家公務員法草案的起草,他在昨天接受電話采訪時介紹,目前中國有公務員500萬人,縣鄉兩級公務員人數超過300萬人。500萬公務員中只有8%的是副處級職務以上,92%的公務員職務層次都在科級以下,長期得不到晉升。
大多數公務員得不到晉升的情況,在枝江市國稅局表現得比較突出:1994年剛成立的該局下設有10個副科級分局,但隨著基層稅收征管機構改革,機構不斷壓縮,到目前只暫時保留了4個;副科級以上領導職數從原來的16個減少到10個。目前,共198名職工的枝江國稅局,局長梁本元是職務最高的領導,也是該局惟一一個正科級干部。
“現有公務員制度框架下晉升渠道越來越窄,沒有職數也就沒有晉升希望,全局近兩百號人都只能盯著那么幾個科級職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大家的上進心。”枝江市委一位干部說。
改革,他與局長“同級”了
去年4月,省國稅局能級管理改革在枝江市國稅局開始試點。這給朱高榮這樣的基層公務員帶來了好消息。
此次改革,將國稅工作職位分為行政執法、專業技術和行政管理三類,三類職位從高至低設置能級一至七級。改革方案適用全省,以枝江這樣的縣級市,最高的能級級別為三級。按照改革方案,達到能級三級須具備的條件是:“取得能級四級滿4年、工作年限滿27年、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或任正科級職務,且具有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熟練掌握本職崗位專業知識、政策法規和制度規定,工作成績突出。”
除此,“任副科級領導職務滿5年、任副科級非領導職務滿7年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工作年限滿10年的,可以破格評定為能級三級。”方案特別強調,首次評級不受逐級評定條件的限制。
2004年10月,經過嚴格的考核和7天的公示,朱高榮因工齡29年、大專學歷、在崗位上表現突出,與局長梁本元和幾個副局長一樣,被評為能級三級,成為枝江國稅系統能級級別最高的職工之一。
“想都不敢想,我現在居然能和局長一個能級級別,甚至比個別副局長的級別還高。”朱高榮在受訪時,反復這樣感嘆。此次改革中,有一位副局長的能級最終評定結果是四級,比朱高榮要低。
2004年12月24日,這場改革塵埃落定。除有4人在能級考試中未及格而沒有獲得能級級別外,該局另194人分別獲得三至七級能級,其中朱高榮等20名職工與局長梁本元的級別一樣:能級三級。
此外,朱高榮他們還有這樣的待遇———在行政級別一樣的情況下,執行公務活動中能級級別低的人員要接受能級級別高的人員的指導,“這是‘政治待遇’啊!”該局辦公室一負責人笑稱。
每年70萬元能級津貼從哪里來?
朱高榮獲得的能級三級,并非是個有名無實的虛榮,他獲得能級三級后,每個月將能夠享受一定數額的能級津貼。根據省國稅局要求,津貼基數按枝江國稅局本地實際能力確定為200元,能級津貼級差系數為0.2,級差具體數額為每月40元。
朱高榮能級為三級,算下來有300多元的能級津貼,而且,這300元錢是隨人走的———朱高榮不論換到什么崗位,都可以享受這個津貼。“多了這300元錢,我可以給馬上要參加中考的兒子把生活搞得更好一點,起碼每天要添一瓶牛奶!”朱高榮笑著說。“全局一年的能級津貼約需要70萬元,按省局要求這個試點改革是自費的,這70萬元需要我們自己想辦法拿出來。”副局長曾亞平接受采訪時說。曾亞平說,“這70萬元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壓縮行政開支,比如辦公室人走燈關,出差能走國道盡量不走高速,減少過路費開支;壓縮招待費用;降低征稅成本,如裁撤分局機構,減少基建開支;此外一部分則是從國家給國稅局的征收經費中省出來的。”曾亞平說。
與職工同級,局長們有壓力
把194人分成不同的能級后發不同數額的津貼,除了提高了職工們的經濟待遇,還有什么樣的好處呢,這也是改革必要性的關鍵所在。
“能級改革實際上就是為公務員又辟出一條晉升渠道,形成職務晉升和能及提升的‘雙通道’。簡單來說,能級改革讓老同志有了想頭,年輕同志有了奔頭。”枝江市國稅局人事教育股股長董萍解釋,在行政提拔上沒有指望,但在基層崗位上干的時間長、工作出色,就可以獲得能級晉升,還有相應的經濟補貼,這讓很多人有了工作動力。“干了一輩子,行政上沒有得到提拔,現在在能級上獲得了認可,還獲得了能級津貼,以后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更要踏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采訪中,獲得能級的職工們觀點一致。
稽查分局的黃亞萍工作年限不長,由于取得了大學本科學歷和注冊會計師的資格,被破格評為五級,對同事們觸動很大。計財股的年輕人楊銳則因未取得學士學位,與能級五級失之交臂,為此他制定了使自己成為高級計財管理人才的學習計劃。而對于普通職工和局領導享受一樣的能級待遇,副局長曾亞平說局領導們心態都很坦然,“這非常正常啊,改革如果不觸動領導的利益,就不能算改革了。而且作為領導和普通職工一個能級級別,或低于普通職工,局長們也有了壓力。”
能級改革沖擊“官本位”
據記者查詢,這種具體的改革在湖北省并無先例,會不會全省推廣?宜昌市國稅局局長郭曉林認為,枝江的改革符合國家公務員法草案的大潮流。省人事廳公務員管理處負責人表示,暫時不便發表看法。
中南財政政法大學劉茂林教授指出,很多國家都將公務員分為政務官和技術官,國內很少這樣分。中國大多數公務員長期位居基層,得不到行政提拔,能級改革為他們開通了另一條出路,枝江改革中獲得能級的公務員可以算是技術官。
“公務員法草案里公務員職級制度的設計,正是參考了目前國內稅務系統的能級改革。”參與起草《公務員法》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稱,最早實行能級改革的是南京市地稅局,隨后推廣到了國稅系統,他和一批學者曾到南京專門考察。
對于能級改革的意義,宋世明認為不僅僅是提高了基層公務員的經濟待遇,更是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沖擊。他指出,目前的公務員管理中,公務員待遇主要與領導職務掛鉤,當官成為公務員的最大追求,“官本位”意識嚴重。大多數公務員行政晉升通道狹窄,經濟待遇低,使得一部分公務員違法亂紀。實行能級管理,開拓了他們的職業發展空間,輔以相應經濟待遇,一定程度上有“高薪養廉”的效果。
“但能級評定必須與個人績效掛鉤,不能搞平均主義,否則就是變相貪污;津貼的標準必須符合各地經濟實力。”宋世明說,枝江國稅局制定的考核機制十分必要,可以“以激勵之名行制約之實”。
湖北省國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枝江試點的基礎上,能級管理改革兩三年內將在全省國稅系統推廣。
(來源:北京青年報;褚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