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脫離社會現實的教育改革往往由于問題層出不窮而朝令夕改,這種“改革”成本最終要由學生承擔。從根本上說,只有學校確實成為一個獨立的教育單位而不是行政體系中的一個“行政單位”,才有真正為“素質教育”而廢除考試的條件
文/雷頤
教育制度、體制的任何改革變化,受影響最深、最直接的“當事人”莫過于學生。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事關重大,因此有關制度、體制的變化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舉措一旦失當,哪怕只有“短短幾年”,但對受影響的那一茬學生而言則很可能是“貽害終身”。
幾年前,當北京市剛決定實行小學升初中電腦派位時,我就多次撰文指出,由于中國的教育格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變化,高等教育和中小學的優質教育長期將屬于“稀缺資源”。如何分配這種稀缺資源,是任何教育體制的“制度設計”都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更是我國教育“制度設計”的一個基本背景。
“電腦派位”的初衷確是為減輕中、小學學生的學習負擔而進行的入學改革,但在實際中,凡有權力有關系者,子女統統成為“擇校生”,廣大沒有關系、權勢的家長也想盡一切辦法“拉關系”交錢,讓自己的孩子“擇校”。
之所以要拉關系是因為“擇校”嚴格說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沒有“關系”,有錢也交不上,用廣大家長的話說就是“想交這幾萬塊錢還要求爺爺告奶奶”。由于擇校費并不是公開的明碼標價,根據“關系”的親疏、權力的大小決定“擇校費”的多少,少則幾千元,多則好幾萬甚至十萬元。在這種“運作”過程中,必然充滿了驚人的黑幕,滋生出嚴重的腐敗。更嚴重的是,這種政策實際上剝奪了貧寒人家子女原本憑考試的“高分”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的權利。幾年的實踐證明筆者“不幸言中”,電腦派位弊端暴露無遺,所以廣大家長不禁發出“還是考試好”的感嘆。
面對此種情況,有關部門最近決定可以不再堅持“電腦派位”作為主要方式,而實行“多元化”選拔方式,但這種“多元”卻又規定必須把考試排除在外。其實,這種“多元”將使學生、家長更加茫然。
因為在學生、家長與學校、主管部門的“交易”中雙方擁有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將造成了交易雙方的利益失衡。學生及其家長對入學信息的了解總不如學校及其主管部門,因此校方總可以憑借信息優勢獲得種種額外利益,損害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所以,減少“信息暴利”是維護資源分配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而標準越是簡單明了,如以考分為準,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越小,選拔過程將越公平;標準越是復雜“多元”,信息不對稱程度越大,選拔過程將越不公平。
平心而論,教育主管部門如此制定政策的出發點肯定是為了糾正考試之弊,而非成心要“擴大信息不對稱”,立意不可謂不善。但揆諸歷史,立意善良的政策因脫離社會現實而在貫徹實行中屢屢碰壁、甚至適得其反比比皆是。而公立中學之間教育水平、教學條件的差別之大令人瞠目,學校實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管下的一個“行政機關”,社會監督仍很薄弱,各種腐敗屢禁不止……這種社會現實將使除考試以外的其他選拔方式問題更多。
很明顯,教育的根本癥結并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社會結構與體制。沒有相應的社會、政治體制變革,教育很難進行根本性變革,也很難真正實行素質教育,如果強要教育“單兵突進”進行劇烈變革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我們當然應該追求“更好”,但首先必須防止“更壞”。因為教育與社會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不能脫離社會就教育改教育,素質教育實際是一個社會工程,教育體制的重大改革需要社會結構的巨變與之相配,教育的改革實際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面變革。從根本上說,只有學校確實成為一個獨立的教育單位而不是行政體系中的一個“行政單位”,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后,才有真正為“素質教育”而廢除考試的條件。
現在各種“教改”措施不斷出臺,而脫離社會現實的改革往往由于問題層出不窮而朝令夕改,這種“改革”成本最終要由學生承擔,學生事實成為政策實驗的“白老鼠”。為了使教育改革健康發展,學生真正成為改革的受益者而不是“實驗品”,教改的規劃和制度設計應該更加慎重縝密,切忌匆忙,改革的時間、進度、步驟,尤其是與社會的“契合度”,必須通盤考慮。由于教育改革與千家萬戶的利益緊密相涉,所以任何重大措施的出臺,都應經過廣泛的公共討論。
其實,教育本來就是公共事業。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總第2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