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提起賴斯,歐洲人都不禁回憶起她因伊戰(zhàn)而在歐美關系上創(chuàng)下的低點。
去年她借用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an)政治權術,建議華盛頓應如何處理與反對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zhàn)爭的歐洲國家關系。“懲罰法國、不理德國、忘掉俄國”,賴斯2003年春對其他官員的這段講話被廣為引用。
此后雖泛大西洋關系有所改善,但是賴斯這個名聲仍然先于她本人。
法國外長巴尼(Michel Barnier)周二對美國任命國務卿一事說﹕“賴斯是個有性格的女人,我們至少可以說這點。”Barnier對歐洲第一廣播電臺講話中強調,無論誰執(zhí)掌美國外交事務大權,法國都希望與美國重歸于好,他說﹕“我們將繼續(xù)當前的法美關系政策,和美國一起向前看,恢復泛大西洋關系的時刻已經(jīng)到來。”
賴斯接任將立即面臨“后阿拉法特”時期的中東和平問題。巴勒斯坦人說,布什新政府在要求和平方面,必須做出更大的努力。巴內閣部長Saeb Erekat說,巴官員已和賴斯打過幾個回合的交道,發(fā)現(xiàn)她有“分析和系統(tǒng)性”頭腦,認為她采納布什的兩個國家的眼界。
以色列對賴斯的提名熱烈歡迎,外交部長沙龍說﹕“她是以色列的真正朋友,對以色列的友誼非常深,來自宗教感覺和深刻信仰。”法國左派《解放》報指出,賴斯在一些場合中提出“事先準備好的主張”,她是令人驚異的外交官,“談到巴勒斯坦問題時,語調非常強硬和堅定。”
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al-Baghli說﹕“阿拉法離去,溫和現(xiàn)實派領導可能會上臺,我們希望美國政府決心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賴斯和以色列關系很好。”支持美軍1991年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的分析師們表示,強硬路線可能是件好事。
來源:摘自星島日報美國版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