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節日中,萬圣節最受我們全家歡迎。
萬圣節可算是外國的盂蘭節,只是外國人以熱熱鬧鬧、普天同樂的心情度鬼節,跟國人敬鬼神而遠之的傳統相比,又別有一番意味。
美國的萬圣節在十月三十一日。十月份的北加州,是番瓜收成的季節。節日未臨前,太平洋畔的半月灣,漫山遍地的南瓜田已是金黃一片,為萬圣節的來臨作預告。
然后,大大小小的番瓜從田里運到超級市場,充斥于貨架上;家家戶戶的門前堆放著畫上笑臉、鬼臉、哭臉的番瓜;餐廳的菜單上出現林林總總的番瓜菜式。萬圣節過后,原先用作節日裝飾的番瓜,會用來煮湯或制成番瓜烤餅。農夫把賣剩的番瓜丟進河里,讓河馬吃個痛快。在十月里獨領風騷的番瓜,至此完成它的節日任務。
萬圣節期間,不少屋子的主人為迎接這熱鬧的節日而悉心布置。除了在門前擺放番瓜外,還有白骨、蜘蛛結網的模型和棉花做的蛛絲,在冷光燈照耀下,隨風搖曳。
旅居美國期間,入鄉隨俗,每年也為萬圣節忙上一番。首先替九歲的外甥挑選節日服裝。萬圣節當天,中小學生都不穿校服,各自以特別造型上學,我們的小外甥就曾經分別扮演過吸血鬼和天使。
節日臨近,市面上有些臨時的店鋪,專門售賣萬圣節服裝和布置飾物。萬圣節一過,這些商店便暫時結業,直至耶誕來臨前,那幾家店又卷土重來。
選購了節日服裝后,還要給小孩子張羅一個籃子,好讓他在萬圣節當晚收集糖果。送糖果給小孩子是萬圣節的主要節目。節日當晚,小孩子打扮成精靈鬼怪,挨家逐戶按門鈴,門一打開,就向屋子里的人說trickortreat“你不請我吃糖,我就給你好看。”然后,小孩子擠出猙獰可怖的表情,把屋里人逗得樂不可支。
精靈一族之中,有胖嘟嘟的幼童打扮成小黃蜂、小白兔、小青蛙等可愛模樣。人群中偶爾也混著一些露宿者,跟著小孩子去討糖果。雖然萬圣節的糖果只送小孩,不送大人。然而,只要隨行者沒有惡意,節日同樂,送糖果的人慷慨一點又何妨?
隨著社會人心的改變,美國的萬圣節也逐漸在變質。近年常有兒童被萬圣節糖果毒害的新聞,令人感到氣憤。有人在紅蘋果表面,抹上一層混有碎玻璃的巧克力糖漿;也有人在自己悉心烤制的糖果里放了毒藥,在萬圣節的晚上,送給孩子們吃。
在我們離開美國的前夕,萬圣節送糖果已經不是一件隨意的事情。好心的鄰居告訴我,不要送自制的糖果,市面上密封和獨立包裝的小包糖果最穩當。
那一年的萬圣節,我們因為店里臨時要加班,晚上九點多才回到家。我們社區的慶祝活動剛結束,外甥的吸血鬼造型無用武之地,顯得異常失望。老伴便帶著他在附近的街道繞了一圈。不消半句鐘,外甥便攜著載得滿滿的糖果籃子回來了。 外甥知道自己經長大,明年不再適合參加這小孩子的游戲。那一年的萬圣節糖果,對他來說是份外珍貴。
在美國,萬圣節確是老幼咸宜的節日。只是,好端端一個歡樂日子,怎么有人要把它搞砸呢?
文章來源:香港《大公報》 文/陳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