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中國足協在北京西郊召開“紅山口”會議,確立了中國足球要走職業化道路的改革方向。兩年之后,職業聯賽粉墨登場,球迷群情激昂,宣告中國足球的第一次革命爆發。
中超元年,卻不見了曾經的繁花似錦。國安俱樂部尋求退出,實德要求成立職業足球聯盟,中國足協承諾進行深入的體制改革……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足協和各大俱樂部都在嘗試進行自救性質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如何務實?
法紀:不容踐踏
球隊罷賽、球員罷訓、裁判罷吹、暴力事件……中超聯賽中消極事件層出不窮,讓人嘆息法紀的淪喪。
任何競技體育賽事,都應該把對觀眾和裁判的尊重,對賽風賽紀的維護放在第一位。雖然以實德和國安為首的俱樂部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雖然中國足協承諾公開財務以緩和矛盾,但不該忘記,尋求改革必須尊重的一個前提,是對紀律和規則的尊重和維護,也就是依法辦事。
這么多年來,中國足球缺的不是法規,而是對規則權威性的認同和對規則的嚴格執行。試想,即使所謂的革命可以一蹴而就,即使職業聯盟明天就宣告成立,誰敢說新的規則建立后,就一定能夠落到實處?誰敢說所謂的職業聯盟成立后不會變成另一個中國足協?
聯賽:不宜分割
閻世鐸上任后,中國足協堅定不移地實行“聯賽為國家隊讓路”的方針,實踐證明相當失敗。
中超聯賽僅有12支球隊,卻因為要給國家隊讓路,賽程被攔腰砍成了三段。無序的賽程對球隊的系統備戰和球員的生理調節,都有著巨大的負面作用。過長時間的國家隊集訓和封閉式管理,又容易讓職業素養不夠的國腳新鮮感降低,受傷的可能性也無形增加。
聯賽是基礎,國家隊是塔尖。中國足球的二次革命,必須回到以聯賽為本的科學道路上,而不應該過多強調“中國特色”。
聯盟:共同推敲
以實德和國安為首的多家俱樂部,試圖將足協的功能定位在搞好國字號球隊建設、組織業余足球比賽、培訓裁判等方面。至于職業聯賽的組織、管理和經營,被認為是各俱樂部投資人的事,都將在俱樂部聯盟公司的平臺上操作。
“職業聯盟”管聯賽,足協只抓國字號,這在足球發達國家早就成為了基本的操作方式。然而,中國足球尚未完全擺脫傳統管理模式,國有資產參與足球俱樂部建設的客觀事實,也決定了我們的聯賽體制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職業聯盟”模式。如何在舊體制和理想之間找到結合點,如何找到更具操作性的方案,需要中國足協和各俱樂部共同推敲。(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