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罷賽事件升級使一種擔心成為可能,那就是中超甚至是整個國內足球“職業聯賽”休克。
現在的對抗,和緩地講是兩種思維方式的交鋒,激烈地說是體制的交鋒。而且從歷史上俱樂部和足協的爭斗來看,輿論似乎總是支持俱樂部,足協一直處于孤家寡人的境地,但我們忘了,任何問題的解決必須在體制內進行——這是一個政治的前提,何況是小小的足球問題。
面對俱樂部的叫板,足協祭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適用于本次事件,《體育法》第四章第31條指出:“國家對體育競賽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其中又明確規定:“全國單項體育競賽由該項運動的全國性協會負責管理”。當然,俱樂部方面仍可以繼續玩弄文字游戲,他們可以認為足協有負責“管理”足球單項運動競賽的權力,但沒有“經營”的權力。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體育法》時,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尚處于起步階段。
除了法律,官方的反擊理由還有很多,比如最致命的就是,管理部門可以為裁判問題負責,但誰來對危害更大假球問題負責——當然是俱樂部,既然俱樂部一直聲稱自己是聯賽的主體,為什么產業主體對“產品質量”和“商業信譽”不負責任?
對俱樂部方面來說,他們全體退出自然可以使聯賽休克,但那個時候的退出沒有人接手,沒有下家就沒有套現。在企業內部,他們將承擔巨大資產流失的責任。
事實上,俱樂部或曰企業手中根本沒有什么撒手锏可以逼官方就范。迄今為止,退出是我們知道的企業采取的最極端的手法。退出的極端結果也就是聯賽休克,但聯賽休克對體育職能部門的影響幾乎不存在。
職業聯賽休克,足球完全可以回到專業時代的聯賽,大不了學其他項目找些個企業掏點小錢冠個名,排球、乒乓球都是這么干的。
剛剛結束的奧運會也會使體育職能部門底氣十足。憑借優越的舉國體制,我們在雅典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職業化并非提高競技水準的有效途徑。4年后的“主場奧運會”,我們將有更偉大的目標,而足球對這個偉大目標的幫助幾乎沒有。我們只需要有兩支說得過去的隊伍參加“世界上影響最廣泛”的項目就可以了。而體育職能部門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他們深信不疑的專業化訓練手段和長期集訓,肯定能夠訓練出兩支比現在強大得多的男女足球奧運隊。男足’08之星計劃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幻想改變體制;過于相信足球在民間的影響,這兩者正是中國足球俱樂部的幼稚病。(毛小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