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5日電 10月13日,在日本北海道新千歲機場飛往中國的航班上,有9名來自中國山東的年輕女實習生,她們急切地盼望著飛機能盡快地起飛,早點兒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國。在她們的心中,難以忘卻的是在日工作期間的委屈和辛苦,同時也飽含著對許許多多友好的、有正義感的日本國民的感激。
法制日報援引日本朝日新聞的報道稱,今年7月底的一天,在日本北海道室蘭市一家公司當實習生的11名中國年輕女工,一起來到當地政府哭訴她們被公司拖欠工資的艱難處境,請求給予幫助。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聞訊后,迅速派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與當地政府和正直友好的法律人士一道,為這些中國女工排憂解難,提供支持和幫助。
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領事李玉萍代表中國政府參與了這一事件的處理。她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這11名女工來自山東省日照市農村,家境不很富裕。2002年和2003年間,她們通過中介公司的介紹,陸續到北海道室蘭市一家公司當實習生。按照日本1993年開始實行的外國人來日研修和技能實習制度,她們第一年作為研修生,一邊學習日語一邊在這家公司工作,領取研修津貼費;第二年起,她們與公司訂立了用工合同,正式開始工作。
但是,從今年6月以后,公司就以“競爭激烈,經營效益不好,沒有資金”為由,再沒給她們發過工資。她們算了一下,公司拖欠她們工資有930多萬日元。另外,經了解,在這些女工工作期間,公司方面說因為她們“出了次品”從每人每月的工資中扣掉了2至3萬日元;女工們有時工作到深夜,但領到的加班費卻常常只有應得的1/3甚至1/6。有一次,她們長時間加班工作后,公司說第二天可以晚些上班,結果,女工們在發工資時才發現,她們因為遲到而被扣了薪水。
北海道室蘭市勞動基準監督署按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對該家拖欠工資的公司進行了搜查。不料,在調查過程中,這家公司因“經營惡化”而破產,失去了支付拖欠工資的能力,中國女工追討工資的希望一下子變得十分渺茫。女工們想要盡早回到祖國,但是她們中有的人是靠向親戚朋友借錢才來的日本,現在工資拿不到,連回國的路費都成了問題。
李玉萍領事告訴記者說,中國女工的不幸遭遇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受到許多日本媒體和市民的廣泛關注。一位正直的日本律師不僅與中國總領事館和當地政府通力合作,還與拖欠工資的公司和中介方進行據理力爭,而且還成立了一個“中國女工后援會”,號召市民向中國女工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盡可能的幫助。當地市民紛紛踴躍為中國女工捐款,一位不知名的市民一次就捐出了100萬日元;當地的日中友協以及婦女組織等團體也給予了資助,最后,中國女工們共得到捐款278萬日元。當地政府也啟動了“拖欠工資墊付制度”,代替那家倒閉的公司向中國女工支付了數月來拖欠總額的80%,約600萬日元的工資。中國女工們終于登上了返回祖國的航班,結束了在日本的這一段充滿希望與失望、痛恨和感激交織的經歷。
根據日本媒體的統計資料,1998年外國人來日實習生人數約為1萬2千人,接納實習生的日本公司約4千家,到2003年,實習生人數達到2萬7千多人,公司超過9千家。實習生基本來自中國、越南和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人人數占到2/3以上。有專家分析說,所謂的外國人研修和技能實習制度,實際上為日本從發展中國家獲得廉價的勞動力提供了可能和方便。一些日本企業無力到海外投資、發展,為了應對價格低廉的進口商品的競爭,他們就以實習生的名義,越來越多地招徠外國勞動力為其進行廉價勞動,而這些外國人勞動力又為日本公司相對較高的工資收入所吸引,認為這是一個掙錢的好機會。有的日本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千方百計地盤剝這些外國實習生。在這樣的企業里,實習生長時間加班勞動是家常便飯,而超時工作少給甚至不給加班費的情況很多,有的外國實習生的工資達不到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線,用各種理由隨意克扣實習生工資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正如李玉萍領事指出的那樣,希望在日本工作學習的中國人,首先要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不做違法犯法的事情;當遇到非法侵害的時候,要勇于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捍衛自己的尊嚴。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尋求我國駐外使領館的幫助。(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