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新京報》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0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后,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何祚庥感覺“非常之遺憾”,因為“在夸克粒子理論領域里,我們的研究曾早于美國,成果也非常接近最后的結果。”另外,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也與兩名以色列科學家分享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中國在夸克粒子理論方面的研究比美國進行得早,成果也非常接近最后的結果,但何以又最終落后于美國?何祚庥與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張肇西介紹說,中國科學家在該課題研究中取得重大階段成果是在1965年,但是,隨之而來的“文革”使所有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何祚庥被關進了牛棚,領導“層子模型”這一工作的朱洪元等和所有的研究組成員,全都被迫停頓下來。這就非常明確地凸顯出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是良好科研環境的基本前提這一事實。
科技與文化事業要能取得長足進步,必須為知識分子提供穩定的社會與科研環境。而穩定的社會與科研環境根本上來源于健全的政治與法律制度。沒有健全的政治與法律制度,包括科學家在內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就要面臨被侵犯乃至剝奪的危險,科學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就可能陷于停頓,各項事業的發展就要遭受重創,甚至因此而永難跟上國際水平。健全的政治與法律制度能為科學、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保證,而不健全的政治與法律制度則只會阻抑各項事業的進步。而近幾年來,中國科學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也恰恰說明中國的政治與法律制度正在不斷走向完善。
除此而外,我們可以發現,教育方式以及文化對于科學事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任科爾韋爾說:“許多國家存在一種傳統的傾向,不敢打破現狀,對長者或上司總是表現得畢恭畢敬。但美國科學家并不特別順從于一些過時的想法。”美國物理研究所的謝韋說,美國學生更注重于獨立思考。他說:“假如其他條件相同,如果你在洛杉磯或什里夫波特上學,你成才的概率就會比你在其他國家上學的概率要大。”(10月7日《北京青年報》)這表明,在美國的教育方式當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敢于懷疑的精神與獨立思考的習慣及能力,而這正是在研究上能有創新與突破的基礎。
我們的文化中總是過于強調“集體”而忽視“個體”,以至于“集體”最終淪為“個體”獲得成功的障礙,而沒有“個體”生命的勃發,所謂“集體”的進步與發展又何從談起?
美國科技上的重大突破還有賴于巨額資金的投入。美國物理研究所謝韋說:“難道是因為美國人更優秀嗎?大概不是。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使然。”美國通過國家和私人資金來源向基礎研究投入了數十上百億美元的經費。200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對宇宙中微子等問題進行了40年的研究,美國基金委對雷蒙德·戴維斯給予了自始至終的經費支持。這一切都讓對我們應該有所啟發。
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及因此而生的淡泊心態也非常重要。三位美國科學家從1973年論文發表,到200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間共有30余年的實驗檢驗歷程。何祚庥說,在證明自己的研究結果正確之前,“冷板凳太長”,數十年的科研,不是任何一個科研者都能夠忍耐的,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科技基金能夠支持的。何祚庥就善意地提醒說,中國一些科學家尤其是中青年科學家卻難耐寂寞,總期盼著成果能一夜之間出現。這種浮躁心態與一些科學家急功近利心態有關,有些人急盼成果還與想通過科研換取仕途或經濟上的成功有關,因而難以靜下心來進行需要時間的基礎性研究,而必要的時間卻又是諸多項目能出成果的必要條件之一。另外,科學家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也與高校與科研單位的考核制度設置得不合理有關。許多單位在考核科學工作者時過于強調成果“出爐”的時效,這也進一步增進了一些科學工作者的浮躁心理。其實,科學本身就意味著要與寂寞為伴,虛榮與浮躁是科學的天然大敵。
這么分析與比較,并不是要悲觀地得出結論,中國人就與諾貝爾獎永遠無緣。實際上,中國人在才智上絲毫不輸于其他民族,不少華裔科學家取得卓越成就就是明證。我們的國家也在不斷前進,關鍵在于我們要在這種比較中進行反思,并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不足。相信有一天,諾貝爾獎也同樣會垂青國人。
(稿件來源:《工人日報》,作者:魏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