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采用各種方法,防止第二代富人在優裕的物質條件中蛻變為紈绔子弟,成為他們的父輩最為關心的話題
本刊記者/羅雪揮
見到趙建坤的時候,比約定的時間晚了將近一個小時。他連聲抱歉。原本以為很早就會放學,結果沒想到兒子又報名參加了課外興趣小組,他只好在學校里又等了一段時間。等他牽著兒子,拎著書包和樂器趕來時,要求先吃飯再采訪,因為兒子晚上還要參加英文補習。
恰恰是這個新好父親,把剛剛10歲的兒子,從杭州“流放”到另一個城市的一所高校附小獨自做小“留學生”。這一次,他是專程來看望兒子的。
兒子一個人在這里生活,已經有半個月了。沒有父母管著,他連吃了三頓肯德基。
趙建坤說,之所以要轉學,一是因為杭州主要是應試教育,而這里是素質教育,更適合孩子發展;二是要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想讓他覺得生活是非常容易的。
話雖如此,他還是為兒子在學校旁的黃金地段租了一套150平米的房子,房租等于這個城市里一個中等工薪階層的月收入。他想告訴孩子,如今的條件住150平米是可以的,但是住350平米還不可以。從條件好到奢侈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趙建坤,33歲。10年前,他的孩子出生,他的創業也剛剛起步,從借來的5萬元起家,如今他已經擁有了5個分公司,作為杭州信誼物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資產近兩個億。
趙建坤是浙江蕭山人,初中畢業后就讀于蕭山農技學校。當年分配的單位不景氣,1994年,他辭掉工作下海,他做生意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買一輛摩托車 那個時候擁有一輛摩托車,比現在買一輛汽車還風光。結果,熬過了前兩年的虧損后,企業幾乎是翻兩番地漲。
趙建坤成功后,設立了一個教育基金,每年都會給大學捐贈相當的費用。而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他更是毫不含糊。
他反對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不是送不起,而是覺得那里的風氣不好;他也反對將孩子直接送到國外,除了年紀尚小,他認為接下來的10年將是中國發展最快的10年,最好的發展依然是在中國,孩子錯過了這個階段將十分可惜。
除了買書和玩具,趙建坤幾乎不給兒子現金。趙建坤的觀點是,一個人想要得到什么必須自己去努力,不能夠不勞而獲。他從不為兒子做所謂的未來規劃,他只希望兒子做一個品德優秀的人。
趙建坤認為,人生的自我價值有很多途徑來體現,一個人只要品質優秀了,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甚至是否會來接他的班也無所謂,兒子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成長道路。他認為,即使是將財富傳給兒子,他也只是財富的保管者,而非所有者。
“所謂財富,當你有一個億的時候,其實與以前有2萬、10萬是差不多的道理,而即使你有10個億了,仍然需要努力工作,因為你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感。”趙建坤說。
念小學的兒子還不知道財富意味著什么,只知道爸爸是在企業里做個頭,僅此而已。而趙建坤自己,也還處于學習階段,他預備明年到高校里念EMBA。
那時,也許他和兒子能夠成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