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電題:中國大陸即將迎來物業稅時代?
中新社記者趙建華
從今年初開始,物業稅被大陸媒體炒得沸沸揚揚,關于物業稅的種種猜測也是接連不斷。如果真得開征物業稅,將產生何種影響?
據報道,中國財政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國物業稅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將現行的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稅費合并,轉化為房產保有階段統一收取的物業稅。基本原則是,科學預測現行房地產稅和房地產開發建設環節收費總體規模,使物業稅的總體規模與之保持基本相當。
針對這一說法,許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意味著將過去一次性征收的各種稅費,在房產保有期內分批交納。作為一種針對不動產征收的稅種,它每年征收的稅金會隨著不動產市值或租金的變化而變化。
對大陸稅種比較了解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傅子剛介紹說,目前,中國大陸已經征收的房產稅實際上存在著兩種征收方式。或者按租金收入的百分之十八征收,或者按房產原價的百分之一點二征收。各地還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實行一些稅收優惠政策。
如果今后真的要開征物業稅,因為租金更能代表房產現有的市場價格,傅子剛認為,以租金為物業稅的稅基更合適,也比較合理。而已購房產,則不應該再次被征收物業稅。因為現在稅制下,這些稅費都在購買房產時,以房價的形式交納了。如果再征,就有重復征稅的嫌疑,哪怕是房價、租金上升了。
如果按照租金收入的百分之十八征收,雖然稅率較高,但投資者購買房產時,在考慮未來租金收入的同時,還會考慮房產的升值潛力。傅子剛認為,如果房產升值較快,雖然會有部分租金被征走,但房價增值部分可觀,因此還會吸引投資者購買房產。
物業稅的開征,不僅會對納稅人,對政府也會產生很大影響。
物業稅開征以后,在政府財政尤其是地方政府財政中的比重會不斷增加。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在“盯緊”納稅企業的同時,也不會放過不動產稅。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政府完全有理由千方百計地改善當地環境,不管是硬環境還是軟環境。只有各方面的環境變好了,人們才會在這里居住下去。在當地居住的人越多,物業稅就越多,個人所得稅也會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就會相應增加。
以教育為例,當地政府越有錢,改善教育條件的余地就越大。學校好、教學水平高,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人們當然愿意在這里居住。人氣上升的一個結果就是,房價上升,富人增加,政府稅收增加。
政府手里的錢變得更多,就會繼續提高教育質量,用更高的薪水,聘請更好的老師,修建更好的學校,于是就會吸引更多富人過來,引起地價的進一步上升,再導致稅收的增長,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相反,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為了避免惡性循環的出現,政府會千方百計改善當地環境。
一位長期在美生活的懷姓華人介紹說,在美國,越是有錢的地方,基礎設施就越好;基礎設施越好的地方,有錢人也就越多。
“納稅人會用自己的腳來投票,尤其是那些高收入者。你這個區的環境不好,我就換個好一點的區。你這個城市的環境不好,我就再換個好一點的城市。或許物業稅的開征,在這個意義上講對中產階層來說是個好事。”
在財政部、稅務總局都沒有物業稅確切消息的情況下,人們還會繼續猜測下去。但只要最終開征,它就勢必將在中國大陸產生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