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9日電 南方都市報報道,就在社會各界紛紛對新交通法實施后的諸多問題表示關注之際,《深圳經濟特區急救醫療條例(征求意見稿)》適時出臺,其中規定:醫療機構及其相關人員,如果拒絕收治急、危、重傷病員,可視情節對單位處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的罰款則在1000元到10000元之間。據市衛生局在一份提案答復中透露,《深圳經濟特區急救醫療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已經形成,待通過立法正式實施后將提高院前急診急救醫療水平。
條例名稱中有“經濟特區”的字樣,顯示條例實施后的執行范圍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內,不過,條例也注明,寶安、龍崗兩區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急救醫療活動也應當參照本條例。
條例中說,急救醫療網絡醫院、專業性急救站負責的是本區域內市民日常的院前急診急救工作,而這個本區域指的是半徑3—5公里之內。
120接報后五分鐘內須出車
曾經有媒體多次報道,110、119、120諸如此類的應急電話有的受理后不能及時趕到,引發一些糾紛。條例有條款對此作出規定:“市急救中心設立‘120’急救醫療呼救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應答制度,在受理呼救信息后,應在5分鐘內派出救護人員和救護車。”如果未能做到這一點,條例規定將由市衛生行政部門或委托的衛生監督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另外,條例也規定,救護車應當保持車況良好,值班救護車不得執行非急救任務,否則也將處以相關處罰。
送病人去醫院須征得同意
發生災害性、突發性事件時,有關醫療機構應該怎樣處理,條例對此也有規定:醫務人員發現急、危、重傷病員,有義務予以現場急救,其他單位和個人在接到急救求援信息后,應當全力給予配合、援助。接診醫療機構對急救中心轉送的急、危、重傷病員,必須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收治。在承擔的法律責任一欄,條例給出了相關處罰,如果拒絕收治急、危、重傷病員或因不可抗力延誤急、危、重傷病員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后果的,除了要限期整改外,要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對單位處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同樣的處罰對強行轉送傷病員的情況也同樣適用,傷病員需要轉送接診醫院治療的,急救人員應向傷病員或其親屬說明情況,并征得同意,如果傷病員不能表達意愿,其親屬又不在事發現場的,急救人員可直接轉送接診醫院治療。如果違反傷病員或其親屬意愿強行將傷病員轉送醫院,將會受到處罰。
病人不付醫療費用可起訴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傷病員受到急救后,便不給醫院急救費或醫藥費,醫院往往也無好招,這一情況也將有法律規定:接受急救醫療的急、危、重傷病員或其所在單位逾期兩個月不按規定交納急救醫療費用的,急救醫療機構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孫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