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9月1日,由60位中國游客組成的第一支旅行團將抵達歐洲,開始他們的歐洲之旅。這是自今年初中歐簽署《關于歐盟成為中國游客旅游目的地、允許旅行團前往第三國的雙邊協定》(《中歐旅游目的地協定》)以來,首批來歐洲旅游觀光的國內旅行團。
經過數月的籌備,由中國國旅、中旅、中青旅等6家旅行社聯合組成的首批歐洲旅行團,將于9月1日到達歐洲。有關業內人士透露,盡管首批旅行團人數不多,但卻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
報道稱,從目前情況看,赴歐旅行團的行情非常火爆。預計今后一段時間,赴歐旅行團的數量將會“飛速增長”。
比利時國家旅游局的奈爾-德盧茲女士表示,“中歐簽訂的旅游目的地協定,為中國旅行團在12個申根國家自由活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戴斌教授介紹稱,“旅游業的對外開放,是從1988年開始的。”“當時的出境游以港、澳為試點,但主要以探親為主,處于最初的萌芽試點階段。”
1993年,中國出境游的范圍開始擴大到東南亞地區。1998年中國出臺的《中國公民旅游出境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出境游的正式開放,不過當時旅游簽證還限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運作,以東南亞為主的“近程出境游”逐漸走向成熟。
2002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達到10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公民的旅游支付能力有很大的增強;而且,由于“近程出境游”的示范作用,經歷了10多年的出境游開始出現新的特點。首先,“近程出境游”逐漸向“中、遠程出境游”發展,歐、美、非等目的地對中國旅客的吸引力增強,中國游客對跨洲際旅游的選擇意愿變強。其次,中國旅游政策不斷發展,與中國簽訂“旅游目的地協議”(ADS)的國家和地區達到72個,正式操作的是32個,中國游客的選擇范圍變寬了。
戴教授說,一直以來,歐洲與中國沒有正式的ADS協議,中歐之間缺乏正式的旅游通道,中國人去歐洲旅游的意愿被人為地抑制住了。不過,事情總是這樣的,越是被抑制的東西,吸引力就越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歐洲對中國游客的吸引力。
戴教授透露,從1988年中國開通出境游到2000年的12年內,中國出境游客才共計1000萬;但此后僅用了3年時間,中國出境游客就實現了第二個1000萬,出境游客總數達到2022萬。(楊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