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際,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2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鄧小平以一個偉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對香港過渡期內及回歸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了準確判斷。“我們在今天重溫他的這些思想,對做好當前的香港工作,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陳佐洱說,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三大任務。對如何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國統一,鄧小平集中全黨的智慧,尊重歷史和現實,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這一構想最早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的實踐中。
陳佐洱回憶說,在鄧小平的親自關心下,中央確定了解決香港問題要堅持兩個原則: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收回香港以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以后,鄧小平親自做了大量調查研究,陸續請香港各界社團和有代表性的人士來京面談,并派工作小組到香港實地了解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經過外交談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中國人民長久以來收回香港的愿望。
香港問題的解決,極大地推進了澳門回歸的進程。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收回澳門。至此,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港澳的前途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陳佐洱指出,“一國兩制”構想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論和國家理論之一,是一個偉大創舉。這一思想,作為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被寫進了中共十五大報告;作為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指導思想,被載入了《中國共產黨黨章》;作為國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香港回歸祖國7年、澳門回歸祖國近5年來,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已從偉大構想變為生動現實。
陳佐洱認為,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理論是科學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體現了鄧小平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他指出:“鄧小平還以一個偉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對香港過渡期內及回歸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的準確判斷,為實現香港的平穩過渡和順利交接,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指明了方向。”他引述說,關于香港的高度自治,鄧小平主張,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但不能完全排斥中央的干預,中央的干預是必要的、不可少的,特別行政區可能會發生危害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發生損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如果有人“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么辦?那就非干預不行。”關于香港的民主發展,鄧小平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指出,普選只是民主的形式而非真的民主,香港需要符合實際、循序漸進的民主,如果沒有把握普選產生愛國愛港的人,則香港根本不符合普選的條件。“我們在今天重溫小平同志這些思想,對做好當前的香港工作,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陳佐洱說。他指出,港澳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才能妥善處理穩定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實現港澳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
(來源:新華網,記者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