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繼續大幅增長,四大銀行出現分化
央行一季度統計數字給人的印象就是銀行貸款繼續大幅增長,但占貸款市場主要份額的四大銀行貸款發放已出現分化。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一季度各項貸款增加777億元,比年初增長2.3%;農業銀行貸款增加1617.07億元,同比多增265.74億元;中行人民幣貸款新增1188億元,增幅較大,本外幣貸款余額增加1034億元,增幅分別為5%;建設銀行本外幣貸款余額比年初新增570億元,增幅為2.73%。
在四家銀行中,農行、中行的貸款增幅明顯較大。但是在較大的增幅中,并不都是原有意義上的貸款。以中行為例,在新增的人民幣貸款中,消費貸款新增285億元,公司貸款(含票據貼現)新增902億元。外匯存款下降19.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降5.8億美元。現匯貸款新增31.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7億美元。可見,票據貼現在新增貸款中占據了相當的份額。
工行、建行貸款增幅明顯較低,工行比去年同期少增517億元,建行同比少增882億元。
全部金融機構一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同比增長20.1%,貸款累計增加8351億元,同比多增加247億元。在一季度貸款的發放大軍中,四大銀行已經不再是絕對主力,他們在宏觀調控中對抑制信貸過快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銀行上收信貸權限,嚴控熱點行業貸款
四大銀行紛紛及時對信貸政策作出調整。縱觀他們出臺的新政策,主要包含兩個要點,一是對貸款發放權限上收,二是繼續嚴控熱點行業貸款的發放。
農業銀行明確規定,凡是鋼鐵、電解鋁、水泥項目貸款,一律上報總行審批;房地產開發和汽車項目貸款,一律上報一級分行以上審批。熱點行業的客戶增量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權限全部上收至一級分行以上,一級分行審批的,一律報備總行。中行也將電解鋁項目的固定資產貸款審批權上收至總行,將鋼鐵和電解鋁行業中長期貸款審批權限全部上收至總行,短期授信審批權限全部上收至一級分行。
對于一些過度投資行業的貸款各家銀行都再度收緊。有的銀行將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項目資本金比率升至45%,有的銀行對土地儲備、汽車行業要求必須在取得立項和審批的合法手續后,才能給予授信支持,有的要求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必須逐筆落實抵押、擔保條件,對于房地產行業,各家銀行都實行貸款總量控制。
這些措施將對投資過度行業產生影響,但人們也擔心這一舉措會影響其他企業正常的流動資金需求,因為根據歷史的經驗很容易出現“一刀切”的現象。
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建立多元服務結構
面對存款不斷增長,如果將盈利的主要渠道貸款再加以嚴控,四家銀行的經營壓力便愈加明顯。
從目前四大銀行的資產結構看,其資金大部分都用在了貸款上,利息收入占其營業收入的絕大部分。商業銀行長期依靠過高的存貸差收入或利息收入來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確實蘊含著很高的經營風險。因此,四家銀行可以利用這一良機改善現有資產負債結構,建立起均衡合理的多元化金融服務及收入結構。
各家銀行進一步強調要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大力開展中間業務。今年以來國有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一季度工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85%,占利差收入的11.6%。
(稿件來源:經濟日報,作者: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