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四月二十一日電(記者崔煜芳)滬上第一座“白領商廈”虹橋友誼商城最近在一項調查中發現,過去的十年里他們客群的組成結構在不斷改變,現在外籍人士的比例已達百分之三十。使昔日的“白領商廈”演變為“金領商廈”。
事實上,今天的上海,“白領”一詞出現的概率已經越來越少,即使出現也不再是當初大眾心目中那“高收入、高學歷和高生活品位”的代表,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分被稱為“中產階層”的群體。上海中產階層的成員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于最早的“白領”人士,他們隨著都市經濟的發展進入到更高的層面,并作為中產階層繼續扮演高端生活的代表。有學者指出,昔日“白領”概念的置換是上海都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一種與時俱進的自然更替。
今日此間舉行的首次“全球化下的上海中產生活”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在上海,所謂“中產階層”是指有能力自己買房買車,能夠有足夠的資金用于旅游、教育等現代消費,有金融資產的人群,他們往往是通過自己的工作投資而擁有穩定的收入,年收入水平在十萬元以上。而上海人均GDP超過五千美元的經濟基礎,正是中產階層進入迅速發展期的一個標志點。
此外,根據《二○○四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都市中產階層的比例約在百分之十二左右,按最保守估算,上海的中產階層人數目前也不下百萬,他們是促進消費升級、建構人才高地的重要力量。
目前,外籍人士在滬人數與去年同比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五;上海的高檔公寓四成以上是被非本地人買走。金領、海歸派、各類企業主和新上海人等一系列名詞取代“白領”成為高收入、高學歷和高生活品位的代表。
此間學者指出,“新上海人”、上海“國際人”和上海人一起構成了上海中產階層。這樣三分天下的格局,正體現了上海作為一個現代化國際都市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