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獲得“白求恩獎章”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日前在做客人民網時坦言,對于社會過多的關注有點不太適應,并感慨地說:我仍然是一名普通的醫(yī)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查房、會診、教學、搞研究。
鐘南山的感慨,表現了一個醫(yī)務衛(wèi)生工作者淡泊名利的美德和求實的科學精神,榮譽是把雙刃劍,既可能使人奮發(fā),亦可能使人沉淪。錢學森視名利淡如水,丁肇中不為名利搞科研,為科技界樹立了榜樣。當然,也有一些人成名后,成為一個十足的“社會活動家”,熱衷于鮮花掌聲,出沒于宴會酒會。科學是個神圣的殿堂,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精神,在鮮花和掌聲中不能迷失自我,不能讓科學的精神失落。
鐘南山的感慨同時又反映了許多社會名人尤其是一些專業(yè)學者的無奈。崇拜英雄,崇拜明星,是人類永恒的情結。以抗擊非典時的勇氣和膽魄,鐘南山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和明星,邀請這樣的專家名人,參加必要的社會公益活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學者們向來都是惜時如金的,讓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與學術工作不太相干的儀式、宴會等應酬上,則是強人所難。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吳文俊,曾“憤怒”地說:“我不想當社會活動家,我只想做數學家、科學家。”
當媒體將鏡頭和閃光燈投向科技、文化界等方面的知名人士時,在社會各界“熱心”追逐專家名人蹤跡時,別忘了魯迅先生的告誡:“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考慮一下名人們的工作實際和感受,不要讓“熱心”變成“煩心”,這才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崇拜。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蔡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