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同一個中國翻譯——謝強;來自一樣的國度——英格蘭;相同的執教類型——學院派、講師型;同時又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在很多人的眼睛里,威爾金森簡直就是霍頓的翻版。在來中國之前,威爾金森曾經和霍頓密談數次,以了解上海和中國足球的情況。其實,本次威爾金森能來上海,霍頓也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霍頓的竭力推薦和鼓動,也是威帥最終決定來申花的原因之一。這其中還有個小花絮是,霍頓如此執著地向威爾金森推薦申花,是因為其本人也非常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可以重新回上海謀個差使。不過申花俱樂部再三考慮下還是放棄了霍頓的要求。
對于自己的老朋友霍頓而言,在中國的執教顯然是失敗的,威爾金森清楚這一點。但是這并沒有阻止威爾金森的決心,最終讓他下決心來中國轉轉的主要原因是希丁克和特魯西埃在亞洲執教的成功經歷。“他們行,我為什么不行呢?我是一個樂意接受挑戰的人,而申花又是一個有野心的俱樂部,這很符合我的要求。”談到為什么來中國時威爾金森非常的坦白。
性格分析:霍頓嚴謹,老威圓滑
從表面上看,威爾金森轟轟烈烈的執教生涯是霍頓所不具備的,但是如果說兩個人在本質上有什么區別的話,應該是兩個人的性格。在中國執教的時候,霍頓給大家的印象是固執,不善與人交流溝通。而威爾金森給人的印象卻是靈活和圓滑。從第一新聞發布會的情況來看,威爾金森個性圓滑,言語幽默,“漿糊”搗得很好。在回答一些敏感問題的時候,威帥的機智就像只狐貍。性格決定命運,老威圓滑的性格可能給他在中國帶來和霍頓完全不同的結果。
都是學院派,都愛實行理論教育
和霍頓一樣,威爾金森也是一位典型的學院派教練。從威帥的成績單來看,稱他為理論大師毫不為過。早在1975年威爾金森就獲得了謝菲爾德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1998年榮獲利茲大學名譽工商管理碩士,2000年榮獲謝菲爾德大學名譽博士。加上他這么多年來,英格蘭足總技術總監的頭銜,威爾金森的理論水平和霍頓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威爾金森來到申花后,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形象。課堂理論教育已經成為了申花隊每天訓練的一個基本的組成部分。對于威爾金森的講課很多隊員的評價都不錯。“他講課很仔細,很多東西都講得很仔細,也很風趣。”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霍頓給大家的印象。
憶霍頓 都覺得獲益匪淺
范志毅現在還記得,霍頓給他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我現在還一直認為霍頓是中國國家隊的歷任主教練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個。他的一些觀點和做法,讓我們獲益匪淺。”確實,在霍頓講課的時候,當時很多隊員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現在國際隊的幾位原浦東隊隊員現在還保留著當年霍頓講課時候的筆記。
談老威 隊員嫌他嘮叨
和霍頓一樣,老威講的東西也很細,不過可能是老威講的實在太仔細了些,威爾金森的講課也會讓一些隊員有些抵觸情緒,“他總是重復一些東西,不斷的重復,不斷的重復。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沒有必要這么細的,他還是在講。”
防守都不賴,卻也都有進攻頑疾?
防守強,進攻弱。從國家隊到浦東隊,從結果來看,霍頓執教的球隊,防守不錯,但是進攻一直是個大問題。在霍頓的理念中,進攻應該是越簡單越好,越簡潔越好。避免與對手在中場糾纏,通過邊路45度的起球,讓頭球出色的中鋒來搶點,成為了霍頓執教的每一支球隊的基本進攻戰術。和霍頓一樣,雖然威帥剛剛到申花不久,但是他在進攻上缺乏辦法似乎已經成為了所有縈繞了申花人心頭的一個初步印象。
對于威爾金森的執教水平,到目前為止還是眾說不一,但在眾多的采訪者中,不以為然的占了絕大多數。在大部分采訪者的心目中,即使威爾金森有些水平但是他在中國的成就不會超過他的老朋友霍頓。
憶霍頓 守強攻弱太明顯
霍頓時期國家隊后防中堅范志毅對于霍頓的防守戰術至今還是津津樂道,“他的防守戰術分工非常明確,在訓練的時候他練習了幾乎所有的防守狀況。防守的時候站位要求是淺碟式的防守站位,兩個邊后衛必須站在中后衛之前,在防守對手反擊的時候,邊后衛負責補后腰的位置,一個中后衛負責協同防守,另外一個負責盯人。這樣的防守思路,讓每個隊員都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干什么,效果也非常的好。”
不過他也坦言,霍頓在進攻上的辦法確實不多,“當時我們的進攻上唯一的法寶就是邊路45度起球,通過中鋒來進行搶點,但是當對手遏制住我們的邊路起球的時候,或者我們邊路起球的質量不高的時候,這個戰術就變得有些單調。后來所有隊打中國隊的時候,都知道只要防住中國隊的邊路起球和定位球,中國隊就沒戲了。”
談老威 隊員有些不認同
“來這么多天了,他都沒怎么練過進攻,似乎更喜歡用隊員的個人能力去沖擊對手的防線。防守上扣得很精,但是進攻上卻有些放任自由。”一位申花隊員如此談道。
英國足球講究防守,進攻卻一直是薄弱環節。威爾金森看起來也是如此。“你看看我們每天練的東西,戰術基本就是圍繞防守來進行的。進攻上幾乎沒有練過套路和戰術。”
一位對申花頗為了解的國內教練得知威帥這幾天狠抓了定位球的防守后有些不屑一顧。讓這位教練不屑的理由是:定位球防守是屬于應該在比賽前精雕細鑿的東西,在這樣的時候,大的東西不練,練這么細微的環節,完全屬于本末倒置。(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