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帥
據悉,目前已提交我國立法機關審議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規定,拾金不昧者,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外,最高可獲失物價值20%酬金。《中國青年報》3月8日刊登題為《雷鋒精神與〈物權法〉》的文章,對這一規定持肯定態度,認為草案確認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符合實際情況,與雷鋒精神并不矛盾。
筆者認為,拾金不昧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美德,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雷鋒精神”問題,它實際上還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財富、文化精粹以及價值取向。對于一項普通的民事行為,單純追求某種“對價”、報酬甚至注重功利性和實用性的目標均無可厚非;但對于一項千百年來早已根植于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準則,法律對其做出規范和調整時理應是審慎的、宏觀的,不能僅僅停留于具體解決某類民事糾紛的層面,而更應當從如何維護和弘揚一個民族優秀品質的高度來看問題。畢竟,法律的權威和感召力是強大的,法律所特有的規范、引導、評價、教育功能也足以決定一項傳統道德的命運。當我們為避免國家文物遭受損毀時,我們可以制定詳盡的文物保護法;當我們為使瀕危動物不致滅絕時,我們可以及時出臺野生動物保護法。而當我們面對社會道德水準下降,傳統道德亟須拯救的時刻,我們為何卻又吝于借助法律之手為其確認名分和賦予生機呢?
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包括對社會道德價值觀念的評判和引導。通常說來,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護最基本的道德不致淪喪,并在條件成熟時將更多的道德規范納入法律的范疇,以提升社會整體的道德觀念。物權法草案對拾得人有權索取報酬的規定,表面上看只是對某項權利的確認,但實際上它對人們內心道德觀念體系的沖擊是巨大的。如果僅僅因為現實生活中出現一些“拾金索酬”方面的糾紛,就不惜將“拾金不昧”的傳統道德以法律的名義予以事實上的削弱,其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恐怕都得不償失。一旦法律將有償歸還失物的做法合法化、權利化甚至帶上鼓勵性的色彩,這將意味著傳統道德難以避免地走向弱化。
此外便是“與國際接軌”的問題。學者們草擬此法時大概借鑒了國外立法的一些規定。比如德國、瑞士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民法典,對拾金索酬問題均有詳細規定。立法過程中的借鑒和學習是必要的,但更應當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各國民眾的道德傳統、法治意識、價值觀念以及民風國情等均有很大差異,倘若不加取舍、鑒別地移植過來,恐怕會導致南橘北枳的后果。事實上,目前很多走向現代法治的國家,都愈加重視運用法律加強國人的美德教育。比如在日本,孩子們就從小受到拾金不昧的教育,將拾到的財物交給附近的警察,失物招領中心在日本隨處可見,該國法律對此也有明確的引導性規范,拾金不昧在現今日本已經蔚然成風。
物權法草案應當明確國家提倡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即便要對索取酬金問題做出規定,也應當是限制性、補救性的,如此才不致使人們現有的道德價值觀念走向退步。(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