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 今天,全國政協委員陳耀先在人民大會堂敲響金融風險警鐘。他預見,中國的金融風險是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在金融領域的集中反映。
他指出,過去,鑒于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各方面對金融風險這根“弦”還繃得比較緊。加入WT0之后,由于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金融的平穩運行,人們容易對金融安全產生麻痹,以為每年都說風險,可每年都過來了,正所謂“日子難過年年過,每年過得還不錯”。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在結構調整中承擔了大量政策性業務,以至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銀行的風險不斷積累。可以說,中國的金融風險是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在金融領域的集中反映。
陳耀先為資深金融證券業人士,金融從業時間達四十三載,在中國人民銀行任職至副行長位,其后在證監會任副主席。他現在的任職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今天舉行的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二次會議上,他做了題為《深化金融改革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發言。
他認為,目前銀行已有和已剝離尚未處理的不良資產、證券和非證券資產損失、保險業的投資損失和利差損失等積累的數額巨大,很難消化。如果不是中國高儲蓄率的支撐,金融的運行和平衡就難以為繼。“高儲蓄-高信貸-高投資-高增長”的機制,掩蓋了中國金融業的高風險。對此,我們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他指出,隨著二00六年的臨近,境外金融機構將大舉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中國銀行、證券、保險業將面臨對外開放的嚴峻考驗,金融風險的產生條件、形成機制和表現特征也將更加復雜,有可能由內生轉變為一種內外互動條件下的高成長性風險。如,對外資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在華開展業務的地域和范圍的放開,市場份額占有的結構將發生變化;國有銀行儲蓄率的降低,有可能暴露出銀行流動性不足的風險;證券、保險市場的投資、收益也將會發生變化;利率市場化,企業、居民及金融財政等部門都會進入到市場風險中來;將來人民幣資本項目的放開,國外短期資本的大量涌入涌出,也必然會使國內經濟和銀行體系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如果國際收支失衡,帶來匯率的波動,將會對經濟的發展和穩定產生巨大的影響;金融人才方面的流失也會降低國內金融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所有這些風險都是我們事先應當嚴加防范的,不能掉以輕心。
陳耀先在政協大會發言中建議,制定新時期的金融發展規劃;加大改革力度,推進現代金融制度建設;從國情出發,把握住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順序和方法;大力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加強貨幣風險宏觀調控,維護金融穩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