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8日電 四個月前,駐伊拉克的美軍用帶刺的鐵絲網封鎖了薩達姆的家鄉——座落在底格里斯河畔、提克里特南部的小村鎮烏加(Ouja),并限制了村中居民的活動。美軍認為,烏加是薩達姆追隨者的最后堡壘,并將被封鎖后的烏加小鎮稱為“玻璃魚缸”。那里有著前獨裁者薩達姆的多處別墅,而直到近期,這些別墅還住有薩達姆的姐姐和他的第一個妻子(庫塞與烏代的母親)。據美軍稱,在那個地方還曾住有大批薩達姆的保鏢、堂兄弟姐妹以及大量支持者。
在打擊抵抗勢力的過程中,烏加小鎮自然是美軍“招呼”的重點,在數月的封鎖過程中,烏加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今天的烏加似乎又是伊拉克的一個縮影,顯示出今天伊拉克的局勢與民眾的心態。
“玻璃魚缸非比隔離墻”
據美國媒體報道,由于烏加小鎮的特殊重要性,駐扎在提克里特的美軍第4步兵師早在去年秋天就下了“猛藥”:用帶刺鐵絲網將烏加團團圍住,并命令當地16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在出入村鎮時必須出示美軍發放的身份證。美駐提克里特第4步兵師第22團1營的少校史蒂芬·拉塞爾稱:“我們決定將烏加變成一個玻璃魚缸!”
但這一做法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批評鐵絲網如同以色列的隔離墻,住在烏加的伊拉克人也抱怨美軍蠻橫的控制方式。拉塞爾對此辯解說:“這里不是越南,也不是加沙。我們并不打算隔開兩方對立人群,而且我們在其中也駐有士兵!边@些鐵絲網據稱已于兩周前被拆除,因為美軍認為烏加已相對安全了。
會場、藏身所、軍火庫、臨時銀行
目前,拉塞爾和他的士兵征用了薩達姆在提克里特的宮殿。在進駐提克里特的過程中,他們在4月份并未受到太多抵抗分子的回擊。但就在去年夏天,對駐伊美軍的襲擊活動逐步增多。去年7月份到9月份之間,在提克里特附近,他們共有5名美兵陣亡,90多名士兵在迫擊炮、路邊炸彈的襲擊和敵人的伏擊中受傷。
美國情報部門曾指出,烏加在伊拉克游擊抵抗運動中有著重要地位。正如拉塞爾所說,游擊抵抗分子并不會在烏加發動對美軍的襲擊,因為他們知道,烏加由于與薩達姆的特殊關系而成為了美軍自然會盯住的焦點地區。更重要的是,烏加據悉不僅是抵抗分子部署襲美活動的秘密會場,還是抵抗分子高層及武器隱藏地,更很可能是抵抗勢力資金的源泉。
酋長的攤牌與薩氏親隨的逃竄
在用鐵絲網封鎖烏加的同時,美軍事先找到當地的伊斯蘭教酋長們做工作,并稱在襲美運動大幅減少后才會解除封鎖。但這一游說工作并不容易。在鐵絲網剛架好數天后,當地酋長穆罕默德·阿爾-尼達爾就召集了1600名男性教徒聚會,表示對美軍強硬手段的不滿。顯然,當地居民分成了兩派,很多人對美軍的管制表示不滿,薩達姆的追隨者們更是準備伺機起事;但也有部分居民愿意接受現實。酋長的兒子小穆罕默德就指出,應該作美軍的朋友,而不應是美軍的敵人,因為“美軍是堵墻,我們無法頂撞”。
拉塞爾少校還透露,自去年11月份初開始,由于美軍加大了攻勢,許多叛亂分子,包括多名前薩達姆的保鏢,都陸續逃離了薩達姆的家鄉,被迫放棄了長期盤踞的烏加地區。去年12月13日,薩達姆本人在提克里特附近一農場美軍抓獲。盡管很多伊拉克人認為美軍播放薩達姆被捕并像動物一樣被檢查的場面是一種帶有污辱性的行為,但薩達姆的“從容就擒”也讓不少家鄉父老感到失望。此事具有“分水嶺”效應,烏加的薩達姆的死黨們如鳥獸散。這批人有的已被美軍擊斃,有的繼續著反美活動。
“拿破侖的招數”真的靈嗎?
美軍的拉塞爾少校據稱曾在美國的軍事指揮與總參學院獲得過歷史學碩士學位。他說,隔離墻的做法并不是以色列人的發明,更早應追溯到法國皇帝拿破侖。200多年前,拿破侖就對德國的部分敵對村鎮實施圍困封鎖的做法;而且在一個世紀前,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占領軍還用帶刺的鐵絲網將當地叛軍圍困在阿爾及爾和其它幾個城市。
但是,“拿破侖的招數”就真的靈嗎?據烏加當地居民稱,他們只是屈服于美軍的武力威脅。美軍將烏加比作“玻璃魚缸”,而整個伊拉克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魚缸”呢。當這個“魚缸”一旦破裂,其中的大魚小魚都將作最后的玩命一搏。上周,伊拉克發生了了2起猛烈炸彈襲擊事件,100多名意圖加入親美伊安全部隊的伊拉克人被炸死;又有2名美兵在巴格達被路邊炸彈炸死;駐伊美軍中央司令阿比扎伊德還在費盧杰遭到了火箭彈襲擊。本周,駐伊美軍又有傷亡……盡管在2月份中美軍遭襲頻率下降到了每天18-23次之間,并稱進入了“平臺期”,但伊拉克的局勢仍處在動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