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健康報報道,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表明,在非典疫情肆虐之時,政府所實行的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患者、隔離發生疫情的社區、隔離觀察疑似患者等應對措施,得到了調查者的普遍認同。
在2003年5~6月非典疫情最嚴重的兩個月中,中科院心理所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對北京、廣州、呼和浩特、蘭州、貴陽、唐山6個處在疫情程度不同城市的醫院、交通站港、居民生活小區、施工工地及其他公共場所,對大家所擔心的問題、獲得疫情信息的來源、政府控制疫情的行政措施和技術措施的認可程度等,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
通過對2090份有效回卷的認真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疫區還是非疫區,人們擔心的問題依次是:有效療法、自己或親友被傳染、不了解傳染源。
對疫情狀況的掌握,被調查者中有86.8%的信息來源是政府的疫情報告,而從公共場合獲取疫情信息的僅有11.6%。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患者、隔離發生疫情的社區、隔離觀察疑似患者等政府干預手段,得到了調查者的普遍認同。
此次調查還顯示,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社會恐慌具有持久的彌漫性,新聞媒體在將疫情傳播給大眾的同時,無形中也將恐慌情緒一道傳播給了受眾,緊張氣氛帶給公眾短時期內難以揮去的心理壓力。
該研究中心王二平教授認為,盡快建立國家社會預警系統,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發生后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如實報告疫情,增強公眾對政府疫情報告和處置措施的信任,會大大降低社會恐慌。(記者郝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