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成長:文字、影像、傷疤還有記憶的碎片……
這個男人卻是用聲音、自己的歌
本刊記者/丁塵馨
出道7年,他只出了兩張專輯。
4年前,一個長發遮眼的瘦削男孩,帶著俄羅斯風味的《白樺林》,在春情蕩漾的情歌中,讓大家記起了久違的純情,也記住了這個總在用憂傷表達浪漫的歌手。
他叫樸樹。
在國內的歌壇,他是一個異數:長得不帥,也不會討好媒體;他既不憤怒,也不主流;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蜷縮在自己的世界里,低唱青春帶給他的各種滋味。
然而正是這個關于青春的個人記錄,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和他一塊品嘗憂傷,憂傷和懷舊,也成為樸樹歌曲風格的招牌標識。
2003年底,樸樹的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面市。他說,“這四年,我經歷了一個男人從孩子氣到成熟的過程!
“我已經不愛寫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我開始知道什么感情是有力量的”
樸樹的采訪約在唱片公司的辦公室。作為主人和歌手,他顯得比記者更加局促,目光四下飄移,找不到落點,滿臉茫然而不知所措。
從2003年11月25日開始,樸樹的“工作”就是每天漫游在全國各個大小城市,開新聞發布會、簽唱、接受記者采訪,他說這樣的“工作”需要持續3個月。
新聞周刊:出第一張專輯時,你非?咕茏鲂麄,這回怎么愿意了?
樸樹:生活就是這樣,不管你愿不愿意。生活有它很強硬的一面,它有你想象的樣子,也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不愿意做,你也應該做,畢竟這個行業是有它的規則的。如果你還想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還想做自己的事的話,那你只能適應它。
新聞周刊:新專輯里,你的歌有了很多的改變——商業化,甚至還有兩首廣告歌,這似乎和走純情路線的你有些不符。
樸樹:接廣告片也很正常,廣告商沒有要求我必須唱他們的產品,也沒有要求我音樂形態是什么樣的,我覺得他沒有給我任何壓力,任何限制。而且我認為這兩首歌都不錯,我都挺喜歡的。
我不知道什么音樂是商業的,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可以去試一下。而且如果每個人都知道的話,那么這個行業就能被拯救了。我只是100%投入我的感情,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如果我真的想迎合誰的話,我想我會喪失寫東西的能力。
新聞周刊:有人說,如果說你的第一張專輯里有很多懷舊的情感的話,第二張專輯,你已經顯得溫情而不再懷舊了。
樸樹:為什么要懷舊?難道除了發生過的事情,就沒有吸引人的事了嗎?
音樂不是拿來懷舊的,音樂是用來幻想的,各種各樣的幻想。我喜歡旋律,我喜歡把旋律寫成我想要的樣子。
這是我所能做的。但真是很遺憾地看到,還有很多人還不夠了解生活,音樂的聽覺經驗非常貧乏。
新聞周刊:有的評論認為你的新歌開始接近于中產階級的無病呻吟了。
樸樹:這個問題我太想回答了。我不記得在哪里聽到這個說法,我真的覺得他們說的好愚蠢。什么不是中產階級音樂?勞動號子?或者說我的音樂特憤怒,那種就不是(中產階級)?
音樂就應該是在放松的狀態下享受的。
說到“無病呻吟”,比較我過去的歌,那更是無病呻吟。這次是寫我的生活,我的生命中特別美好和特別難熬的那些瞬間。相比之下,第一張唱片輕浮得多。
所以,聽到這些評論,我感覺到特別遺憾。
新聞周刊:事隔四年的新專輯,對你而言在創作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樸樹:現在我投入感情更多了,因為我了解我自己的心路歷程,我也知道自己上一張唱片什么地方耍了小聰明。
在第一張專輯里,我寫了那些虛的東西,然后,沉浸在自己的小感情小世界里,F在我已經不愛寫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我覺得那太輕浮。
這四年,在我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后,我開始知道什么感情是有力量的,什么感情是毫無價值的。
新聞周刊:你是否擔心,也許大部分歌迷更喜歡原來的你?
樸樹:生活就是這樣,有所失就有所得。如果老在想,我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人就沒法進步。我覺得我的腦子應該堅決不考慮這個問題。應該往前走,人需要這個素質。
“這四年我經歷了一個男人從孩子氣到成熟的過程”
樸樹曾經覺得,一夜走紅對自己是一個錯誤。每天,他需要做很多他不愿做的事,甚至他無法接受歌迷說“我愛你”,那樣他認為歌迷一定沒有真正理解他的歌。他說,那個時候腦子是一團糟,只有晚上才能回到自己的音樂中。
因為無法突破創作的瓶頸,樸樹曾在這幾年間患上了抑郁癥。
新聞周刊:不僅是歌,大家發現4年后的你和從前也大不相同了。
樸樹:過去我一直被保護得很好,上學時爸爸媽媽寬容我,老師寬容我。退了學,到這個行業來,老板寬容我。接著出的第一張唱片就火了。當時不知道那是幸運。
那時我覺得我就該這樣,一切都應該如我所愿。
后來慢慢發現事實不是這樣,好多幻想破滅了。(然后發現)生活其實很嚴酷,它有非常塵土的那一面。猛地,我發現,世界真的不少我這么一人。
包括我做的音樂,其實都不值得一提——世界不是圍繞我運轉的。于是我就崩潰了。
所有的價值觀、自信心都崩潰了。我用4年重新建立起一個完全新的價值體系。
這4年我在經歷這個階段:從孩子氣到一個成熟的男人。
新聞周刊:怎么做到的?
樸樹:哪人多我往哪湊,去各種聲色場合,過夜生活等等。我覺得我人一下打開了,慢慢能感覺到生活在進入。我發現我也是正常人,是普通的人,我有庸俗的一面,我有庸俗的需求,然后就開始像所有的人一樣,感受生活,感受生活快樂的一面和殘酷的一面。
新聞周刊:你說你的朋友用“入世”來形容你的改變?
樸樹:確實變化非常大。
過去,我太在乎自己的小天地了,那樣真的很安全,可以不受任何攻擊。可是慢慢地,我發現,在這個世界里,一切都已經很空洞了。
我覺得我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一切都可以變。我可以是任何一個形狀,哪怕是你不喜歡的形狀。但是我的內心是不會變的——當我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我相信我比過去更單純。
新聞周刊:這讓人覺得你在向世俗靠攏?
樸樹:你能告訴我什么是“世俗”嗎?人的正常生活是不是世俗?在我看來,“通俗”更好一些。我沒有高高在上,擺出一個姿態。
我想如果這個行業真的越來越娛樂化,到某一天,如果每個人都喜歡庸俗的東西;如果你不炒一點緋聞、造一點噱頭,唱片就賣不動的話,那樣的話我就不做唱片了。
在采訪中,樸樹多次提到“生活就是這樣”、“社會就是這樣”,顯然他力圖在使自己更接近并適應于社會。采訪結束時,我對他說,“謝謝”,他脫口而出,“這是我的工作”——我更愿意相信,這樣的直白,更接近真實的樸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