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6日電 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索拉納日前表示,盡管美國表示關注,但歐盟顯然已經準備取消對中國長達14年的武器禁運。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文稱,歐盟能否盡快取消對華軍售禁令,將是一塊具有多層意義的試金石。
文章說,歐盟對武器禁運問題的立場之所以發生轉變,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已經改變。過去,由于歐洲民意對中國人權問題異常敏感,所以,即使是有意解除禁令的國家,也只能識時務地避開這個話題。從當時不敢公開談論,到現在高調批評這一禁令并予以重新檢討,這一發展事態再次說明,歐洲針對中國的輿論氛圍已發生實質性轉變,而歐盟和中國的官方關系更是發生了劃時代的變遷。
文章認為,借助軍售禁令的存廢與否,人們更可以透視全球戰略格局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首先,歐盟能否順利解除對華軍備禁令,事關法國和德國在歐盟內部的領導地位是否名副其實。第二,歐盟能否頂住美國的壓力,是檢驗歐盟是否有決心和能力在世界事務中成為真正一極的試金石。第三,歐盟能否盡快取消軍售禁令,將是測量中國國際地位究竟有多高的重要標尺。第四,歐盟能否盡早解除軍售禁令,將有助于人們檢視中美兩國發展戰略合作關系的空間還有多大。
文章說,由于20多年來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已經顯著提升。以綜合經濟實力衡量,中國已經超過所謂八國集團中的一半國家。而在歐盟現有15個成員國中,在經濟規模上能與中國相提并論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作為一個大國,若今后繼續受到大大小小西方國家的軍事制裁,那將是一個極不相稱、甚至具有諷刺意味的事實。
不僅如此,在5月份之后,當東歐十個發展中國家跨進歐盟大門之時,該集團將從一個純粹發達國家的共同市場,退化成一個以窮國為主體的聯合體。若歐盟到時還未解除對華軍售禁令,那么,人們將看到一個更為滑稽的現象:小國在制裁大國,弱國在制裁強國。對國力蒸蒸日上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不能繼續背負的歷史標簽。
文章也認為,歐盟對華武器禁運雖然是歷史的產物,但在華盛頓的戰略家眼中,卻是繼續支配歐洲和遏制中國的現實工具。如果歐盟取消禁令,那么,美國套在中國脖子上的繩索將全面松弛,并將迫使華盛頓重新調整對華戰略,尤其是要與中國進行更為平等和務實的交往。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兩國的合作也就有更大的空間。反之,假若歐盟因為美國的反對而拒絕取消禁令,那么,中美未來的戰略性合作就會增加一大障礙。